2017-03-18
收藏
琼山一小 王敏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19-2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初步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认识=、表示的意义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教学重点:会用=、。
教学难点:能够区别“”和“”,会使用他们来表示两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三个新朋友,其中有两朋友长的很像,看谁可以用你火眼金睛来区别他们,并灵活的运用他们。(出示课件)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板书课题)
二、 引导探究新知
提问:瞧,森林运动会开始了,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呢?你知道它们每队个有多少人吗?(让学生数数,并汇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子队和小猴队队员的数量同样多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你知道小兔队有几只吗?(师出示4只兔子)小猴队有几只?(对应出示4只小猴)一个一个对应的比,同学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师:4和4相等,我们在4和4的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教师小结: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名字叫等于号,4=4读作:4等于4.(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个符号有什么特点?它要怎么写呢?(让学生在课本先描在写)
(出示课件)先摆三只红色铅笔再对应的摆同样多的三只蓝色铅笔,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师:我们看完两个小兔队和小猴队以后,我们在来看看另外两队的情况,大家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出示课件图片)
师:同学们你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名队员吗?请同学数一数。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数出两队的只数,引导学生把两队进行一一对应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一一对应的比较,小熊用完了但是松鼠还剩几只,就说明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我们应该用什么表示呢?(让学生说一说,再看课本怎么说)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它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3.同样的方法教学“”.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松鼠队和小熊队,你有什么发现?(先出示松鼠的只数和小熊的只数,再一一对应的比较让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什么。)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熊比松鼠少,也就是几比几少,那么就是3比5少。请同学开动的小脑筋想想可以用什么数数符号来表示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看课本怎么说)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最后一个数学符号“”,它的名字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
4.学会区别“”和“”
师:刚刚听到有位同学说,发“”和“”长的很像,他分不清楚它们,你们能帮他想想办法吗?(让学生说)
教师引导并学生学儿歌来区分
初一数学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
2013七年级数字知识点总结:相交线、平行线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
初一数学四单元习题小测第1.1课时
初一数学知识点:四边形
初一数学知识点相交线和平行线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数学》随堂测试
初一数学知识点:多项式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之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单项式
初一数学知识点之第十章实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式和因式分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
初一二次根式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全等三角形讲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式加减
初一数学知识点:矩形菱形正方形
关于实数的数学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有关分式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详解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之整式和因式分解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精讲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之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初一数字知识点总结—二次根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之有理数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四边形知识点
七年级数字知识点总结:实数
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二次根式讲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