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课题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后,只有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楚退位减的过程,才能突破重点、难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结合这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制造认知冲突,感受退位的必要性。
新课伊始,让学生计算36-5,并说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出示导入环节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36-8,然后让学生按照36-5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引出6减8不够减的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能够增加学生继续探究的心理需求。
2.动手操作体验,建立退位的直观表象。
在产生认知冲突后,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小棒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不够减的问题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先“打开1捆再减”,为退位建立直观表象。然后鼓励学生思考“打开1捆后还怎样减”,让学生理解算理,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导入(详见名师教学设计片段一)。
根据老师的年龄与自己的年龄自主提出数学问题。
1.算一算。
34+6= 58-7=
76-5= 27+5=
89-9= 47+8=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36-5=□。
组织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36-8=□。
观察: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哪些不同?
3.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想怎样解决不够减的问题。
4.组织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计算过程。
5.通过上面的学习,怎样解决个位不够减的问题?
1.计算后交流方法:先算6-5=1,再算30+1=31。
2.通过观察得出: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
3.动手操作,根据小棒的拼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小组派代表汇报。
解题思路:
思路1:先打开1捆小棒与6根合起来,再减去8根,然后与20根相加。
思路2:打开1捆小棒,先减去8根,再与26根相加。
……
5.讨论后总结: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减一位数,或者用10直接减一位数,然后与十位上剩下的数相加。
2.想一想,算一算。
(1)47-8=□
先算□-□=□,
再算□-□=□。
(2)36-9=□
先算□-□=□,
再算□-□=□。
3.填一填。
三、训练深化。(12分钟)
1.完成教材70页“做一做”1题。
2.完成教材70页“做一做”2题。
1.根据情境图自主填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根据教材提示自主解决。
四、总结收获。(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测试卷:第三、四单元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一个将错就错的故事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测试卷:第一、二单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二年级下册英语周练试题(上海牛津英语)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沪教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有趣的数学游戏:24点算法带给我的乐趣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青岛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模拟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
数学小故事:进位加与退位减的小儿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题(青岛版)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六七单元综合卷
数学趣解: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数学趣味:生活中的烙饼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