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会新知。
1.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有关人民币的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活动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3.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解决人民币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课开始之前先来猜一则谜语。(课件出示)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哪样都要用到它。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钱。
师:我们用的钱又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复习整理
1.复习人民币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1)呈现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②从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②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元、角、分。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复习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币值的大小比较。
(1)创设情境:文具店的货架上摆着一本日记本3元4角,一块橡皮5角8分。
(2)提出问题:3元4角=( )角。
①指名汇报。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师生共同小结:因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④练习:5角8分=( )分。先让同桌间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3)47角=( )元( )角,76分=( )角( )分。
①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教师加以引导,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满1元,所以47角=(4)元(7)角。
②练习:76分=( )角( )分。
(4)比较大小。
①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理由。
②10元○97角。
人教版二上《简单推理》WORD版教案
人教版二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WORD版详案
人教版三上《吨的认识》WORD版教案2
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练习
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二上《看一看摆一摆》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二上《加减法估算》WORD版教案2
人教版二上《不退位减法》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二上《美丽的轴对称图形》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二上《直角的初步认识》WORD版教案3
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三上《认识分米和毫米》WORD版教案1
人教版三上《吨的认识》WORD版教案4
人教版二上《不退位减法》WORD版教案3
人教版三上《吨的认识》WORD版教案3
二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三上《万以内数的减法》WORD版教案2
人教版三上《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大迟庄学校人教版二上《统计》WORD版教案
人教版三上《四边形的认识》WORD版教案
人教版三上《除法竖式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三上《搭配中的学问》WORD版教案2
人教版二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WORD版教案
佛山市禅城区元甲学校三上《周长的认识》WORD版教案
城关区藏热小学三上《时间的计算》WORD版教案
人教版三上《万以内数的减法》WORD版教案3
人教版三上《吨的认识》WORD版教案1
宁波市实验小学人教版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WORD版教案
人教版二上《退位减法》WORD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