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主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时:第五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 朱臻臻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学生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将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并通过观察、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各种手段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的解法,但他们性格比较活跃,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等。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理解”层面。
(二)学习目标
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程的对应设计。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 通过对主题情境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 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直接联系,将生活材料数学化。
(三)评价任务
任务1:交流式评价,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情景图的描述:
“(1)图里有什么?(找出图里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怎样解答?列出算式解答
(3)解答正确吗?让我们认真检查,最后不要忘记口答。”
【评价学习目标1包含目标3达到观察情境图提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体会步骤的同时,进一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
任务2:纸笔评价,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及判断对错,提出一道问题并解答等练习。
【评价目标2、3,达到给定题目,我会做——我能从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独立解决——我能给别人出题,并判断】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同步测试题:整式的乘法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应用题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答案: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八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15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单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检测题(附答案和解释)
初二上册数学几何练习题精选
初二上册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2015初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
新学期初二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三角形检测题
新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因式分解
(推荐)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分式的基本性质
新学年初二数学第三章单元练习:轴对称单元过关试题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练习题:勾股定理
初二年级实数测试题精选
15年初二第一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一单元同步练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初二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全等三角形
15年初二第一学期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因式分解)
初二上学期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
新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课后答案)
新学期初二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轴对称复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单元检测题: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八年级上册第3章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附答案)
2015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检测题:勾股定理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章同步练习:轴对称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