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直观操作是小学生认识图形性质的基本方法,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同时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体验和经验,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探究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过程填写表格,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中,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究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以“问题解决”思想为基本设计理念进行教学。
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问题—探究—发现—应用”为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数形结合思想和归纳思想为基准,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蕴涵生活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习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直尺 记录单
学生准备 小棒 直尺 记录单
教学过程
⊙情境设疑
师:小熊要建一座小房子,什么形状的屋顶既美观又稳固呢?
(三角形)
师:小熊已经摆好了一条10 m长的边,从4 m、5 m、6 m的木材中再选两根,做成三角形的屋顶,可以怎样选?
学生动手操作。(用4 cm长的小棒表示4 m长的木材,用5 cm长的小棒表示5 m长的木材,用6 cm长的小棒表示6 m长的木材)
预设 生1:选4 cm、5 cm、10 cm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选4 cm、6 cm、10 cm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3:选5 cm、6 cm、10 cm长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看到这三种结果,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熊做屋顶这一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实验探究
1.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要求:用小棒摆三角形,下面哪组能摆成?哪组摆不成?与同伴交流,将实验结果填在记录单中。(单位:厘米)
第一条 边长度 /cm | 第二条 边长度 /cm | 第三条 边长度 /cm | 能否摆成, 能的画“√” 不能的画“×” | 三角形 类型 | 比较三条 边的关系 |
3 | 5 | 6 | √ | 一般三角形 | 3+5○6 3+6○5 5+6○3 |
2.小组内分析数据,交流探究结果。
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2015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2014-2015学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2015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5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2015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4-2015学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验卷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含答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卷(2014-2015学年)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验卷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国标本)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5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验卷(苏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01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苏教版)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2014-2015)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2014-2015学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