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1 绘制校园平面图
导学案设计课题 | 绘制校园平面图 | 课型 | 实践活动课 |
设计说明 |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念,在进行活动前,本设计先组织学生复习绘制校园平面图所需的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绘制校园平面图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前期准备。 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本设计在进行绘制校园平面图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记录相关数据, 再确定方向与比例尺,然后进行计算,最后按照小组设计的方案合作绘制校园平面图,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校园平面图所需资料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3分钟) | 1.组织学生交流通常在地图上怎样确定方向,如何确定地图的比例尺。 2.提出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的要求,导入新课。 | 1.交流后汇报:大多数用指北针。比例尺要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2.积极准备绘制校园平面图。 | 1.说一说校园的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如果把它们画在纸上,那么一般按照什么规律来画? |
二、合作交流,确定方案。(10分钟) |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51页平面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说说这两幅平面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绘制校园平面图要先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4.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 5.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记录好所需要的数据。 | 1.观察平面图,并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 2.观察两幅平面图,找出两幅平面图相同的地方并进行交流。 3.小组合作探究,确定绘制校园平面图要做的准备工作。 4.进行小组活动,确定本组的活动方案,包括主要步骤与分工等。 5.按照组内分工,做好相关数据的测量、记录、整理和换算。 | 2.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 3.在一幅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5厘米,实际距离是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
三、结合方案,绘制、反思。(22分钟) | 1.引导学生按照本组的设计方案绘制校园平面图。 2.请各小组同学把绘制的平面图展示给大家看。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平面图进行绘制。 4.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在活动中,运用了哪些知识?采用了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利用所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校园平面图。 2.展示本组的成果,并进行说明,全班评议。 3.选择喜欢的平面图进行绘制。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并交流。 | 4.观察下面的校园平面图,说一说缺少了什么。 |
四、自我评价,畅谈收获。(5分钟) | 1.请同学们根据活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在本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根据教材53页的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
教师批注 |
小学数学创造力也要注重培养
小学数学知识训练 评价要准
小升初数学考试应试高分技巧
小学数学辅导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
小学数学公式要点:算数
2013小学数学的学习:课后的练习也很重要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需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数学学习 能力培养也很重要
看懂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才会有所掌握
学好数学必须要掌握的方法
小学数学复习注重思维方法的领悟
小升初冲刺复习备考注意事项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复习高效策略
如何自主的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
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提高成绩
小学数学复习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
小升初北京重点中学数学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小升初数学题:定义新运算
基础不好还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指导:学生要做到的四到
小学奥数常见的错误表现和解决办法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公式辅导: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的学习 学生应该要注意哪些内容
小学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
北京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