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收藏
6.4 有几棵树 _月_日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 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 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一、 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积木型板图)
1、 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2、 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
3、 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 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
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 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8+6 8+8 5+8
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 8+6=14怎么来?
(1)8+6=14 (2)8+6=14
(3)9+6=15 (4)8+6=14
8+6=14 看见8就减2
(5)8+6=14
2、 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 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4+8 8+7 8+5 2+8
9+8 8+9 3+8 6+8 8+2
三、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 p103 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 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 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2、 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
种树问题 游戏问题 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 课外作业。
课外研究:
7+ 6+ 5+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课后评析:
比 大 小 好教案设计推荐
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设计
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 小学数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5的认识及书写 名师推荐教案设计
24时计时法 一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 (一)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公顷、平方千米 教案设计
认识半点 教案设计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一课教案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2 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设计校园 教学设计
分类-教案教学设计不错教案
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笔算乘法(进位)
认识物体和图形 课程分析及教案教学设计名师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我们的乐园 精彩教案赏析
练习六 习题训练
笔算乘法(不进位)
8、9的加减法 推荐
认识厘米 人教版数学
数 的 组 成
数 学 广 角108一109
6、7的认识及加减法推荐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平均数2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推荐设计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推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