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收藏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31~33页主题图、例1~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将主题图和练习七第2题制成课件。学生准备皮筋10条,数数用的小棒(或花生、糖块、棋子、方木块等)100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题图
1.加深理解20有多少。
教师将第31页主题图制成动态课件(或动态挂图):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小精灵聪聪和3个小朋友在玩耍,这时从不同方向跑来两群小羊,令小精灵和3个小朋友高兴无比。小精灵聪聪问:“来了多少只羊?”3位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数起来。他们数的方法不一样,有的一只一只数,得出共20只羊;有的一群一群数(每群10只),也得出共20只羊。
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画面上以较快的速度陆续出现8群羊(每群10只),3位小朋友和小精灵惊喜雀跃,小精灵问:“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全班学生和图中3位小朋友一道参与估数活动。学生估测后得出的答案也许很多,有说80多的,有说90多的,也有如图中小朋友说的“比20只多得多”、“大概有100只”等等。
3.引入新课。
老师参与估数活动,也认为“大概有100只”。然后质疑:“是100只吗?你们会数吗?”由此揭示课题:数100以内各数。
二、教学例1
1.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方木块等)。
让学生两人一组,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一人数,另一人评判,然后交换进行。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中不同的数法,如有一根一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有10根10根数的。同时注意提示学生“手口”一致:口中念的数应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或花生颗数)一致。
2.展示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的过程。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正确的学生,然后请一位用小棒数数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数的过程。学生数数时,教师在一边指导:先1根1根数,每数10根捆一捆,数到100;再10根10根地数,数到100时,将10小捆捆成一大捆。
3.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让每个学生再数一遍小棒或花生。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或每数10颗放在一堆),一直数到1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数好的10捆小棒(或10堆花生),同桌的互相述说: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4.数100只小羊。
让学生回过头来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提示学生每数10只就用笔把它圈一圈,然后10只10只地数,看看图中是不是有100只小羊,与自己刚才估计的数目对比一下,估对了没有。
三、教学例2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
让每个学生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就能一下看出是35根?摆好后同桌的互相检查,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也为例3的学习做准备。
2.接着让学生独立地边摆边从35数到42,并轻声说出来。当数到三十九时,问:“下一个数是多少?”让学生理解数到39根时,是3捆9根,再添上1根,就有10个单根,将10根捆成一捆,就是4捆,也就是40根,所以39下一个数应是40。
3.学生从42(根)接着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理解数到49时,下一个数应是50。
4.学生完成“做一做”。先拿出56根小棒,接着数到63,再接着数到72。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数数的过程。
5.学生脱离小棒,从八十八数到一百。同桌的两人为一组,一人数,一人听,然后交换进行。教师巡视时,掌握学生数数的情况,最后点名请两名学生上台用对口令的形式数数,一生说“八十九”,另一生说:“九十”;一生说:“九十一”,另一生说:“九十二”,一直说到100。
6.抢“100”游戏。
用上面这种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三、教学例3
1.让学生摆出35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35根?”(3捆、5个单根)再问:“3捆中有几个十?5个单根中有几个一?”(3个十和5个一)让学生看着摆出的35根小棒,轻声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2.教师再摆出57根小棒。
问:有多少根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
3.练习数的组成游戏。
学生2~4人一组,一人任意摆出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小棒,其他同学轮流说一说,摆了多少根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
4.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观察左图,说一说有几盒,每盒有几枝,盒外有几枝,然后再在括号里填数。填完后说一说:4个十和6个一是46。右图的练习过程与左图同。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五、课堂作业
1.做练习七第2题。
课件出示“百球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球?”“想想怎样估比较准确?”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色彩或每行的方格数来估测。
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用小精灵聪聪的话提问:“怎样数比较快?”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出数得快的方法,并与同伴交流,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如,学生会说红色球有5组,每组10个球,蓝色球也是5组,每组10个,一共10组球,每组10个,10个十是100个;又如,学生会说每行有10个皮球;一共有10行,10个十是一百。
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检验自己估的与准确数之间的差距。
2.做练习七第3题。可组织学生三人一组完成该题。如,一位学生先说“二十六”,另一位学生则接着说后面5个数,第3位学生当评判员,然后轮换进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2册第三单元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册数学期中试卷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单元试卷合本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板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优质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画一画(正比例图像)》导学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教案
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12册《空间与图形(二)》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国标本苏教版春季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部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12册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单元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学第12册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DOC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