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收藏
本次磨课课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上下》。初看教材,感觉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认知基础,教学应该相对轻松。但是通过不断地解读教材、上课议课、修改教案,发现看似简单的一节课,教师要想讲清楚,使学生真明白,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经历多次备课,反复磨课,使我意识到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就在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充分解读和了解。
一、对教材的解读使教师明白教什么
从表面来看,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会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师不教,学生也会。其实深入解读教材,发现简单的表面下面蕴含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最初的教材解读中,我们对教材的解读有以下几点:
1、《上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有关“位置”内容的起始课,根据学生日常积累的经验来看,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参照物”容易被忽视。因此,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参照物”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2、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及“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因此,在新授环节,设计让学生用“上下”说物体的位置,并关注学生用不同参照物说2个物体的位置及理解3个物体时“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我自认为对教材的解读已经够全面、深入了。但是通过第一轮的磨课,老师的指点,发现在对教材的解读中缺少让学生通过“同一参照物描述不同物体位置”的理解。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能“想当然”,必须塌下身子仔细研究、反复琢磨。因为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一个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明白教什么,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呈现一个饱满、有效率的数学课堂。
二、对学生解读使教师清楚怎样教
在对教材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我对新授部分设计了4个环节,一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二是为了体现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