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牢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如何学好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证明相似的时候,如果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及其夹角相等的方法时,必须注意所找的角是两边的夹角,而不能是其它角。在回答圆的对称轴时不能说是它的直径,而必须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像这样的细节我们必须在平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才是学好几何的基础。
二、善于归纳总结,熟悉常见的特征图形。举个例子,如图,已知A,B,C三点共线,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BCE,如果再没有其他附加条件,那么你能从这个图形中找到哪些结论?如果我们通过很多习题能够总结出: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如果有两个有公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就必然会出现一对旋转式的全等三角形的结论,这样我们很容易得出△ABE≌△DBC,在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得出△EMB≌△CNB,△MBN是等边三角形,MN∥AC等主要结论,这些结论也会成为解决其它问题的桥梁。在几何的学习中这样典型的图形很多,要善于总结。
三、熟悉解题的常见着眼点,常用辅助线作法,把大问题细化成各个小问题,从而各个击破,解决问题。在我们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时,要善于捕捉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例如,在一个非直角三角形中出现了特殊的角,那你应该马上想到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因为特殊角只有在特殊形中才会发挥作用。再比如,在圆中出现了直径,马上就应该想到连出90的圆周角。遇到梯形的计算或者证明问题时,首先我们心里必须清楚遇到梯形问题都有哪些辅助线可作,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考虑问题全面也是学好几何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几何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分两种或多种情况来解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更好的解决这部分问题呢?这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对比较常见的分情况考虑的问题要熟悉。例如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角要考虑是顶角还是底角,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边要考虑是底还是腰,说到过一点作直线和圆相交,要考虑点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所以要画出三种图形。
学好几何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善于归纳总结,熟悉解题的常见着眼点,当然做到这些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习题积累,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习题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16.2二次根式的乘法(第1课时)课件ppt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2)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课件(共15张PPT)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1)课件ppt
18.1.1平行四边形j及其性质(课件+教案)(7份)
18.1.3平行四边形判定1课件(15张PPT)
20.2.1极差(课件+教案)(4份打包)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教案+学案+课件+练习(7份)
19.2.1矩形(2)课件(共21张PPT)
18.2.4《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PPT课件(35张)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章复习课件(2份)
2015七年级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同步习题精讲课件ppt
20.1数据的代表(课件+教案)(4份打包)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课件(共42张PPT)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件+教案)(7份)
2015七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同步习题精讲课件ppt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二)课件(16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3份)
20.2.2方差极差(课件+教案)(5份打包)
18.1平行四边形教案+学案+课件(4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教学课件(共15张PPT)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学案+课件(3份)
19.3.1梯形课件(共20张PPT)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章一次函数章复习课件(2份)
16.1二次根式教案+学案+课件+练习(5份)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章二次根式章复习课件(2份)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7章勾股定理章复习课件(2份)
人教版八年级下《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共22张PPT)
19.2.2菱形(2)课件(共19张PPT)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共9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