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收藏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2016年12月1日,我们学校数学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校级公开课展示。我讲解的是《认识钟表》这一节课,现把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我之前总是先制作课件,然后根据课件去进行教学设计。然而,贾校长细心地告诉我:“小冉,你把顺序弄反了。教学设计要走在课件的前面,你的课件是围绕你的教学设计而展开的。”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自身的不足。
2、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习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4、在平时的课堂上,就要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关于教师“板书写什么?”“怎样板书才能简而意赅、事半功效?”的问题,我也深思了好久。最基本的一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最应该板书的。而我却板书了其他内容,唯独教学重点“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句话却忘记了板书。追本溯源,还是因为自己在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没有把板书的设计做到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最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比一比(1)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口算练习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数一数(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数一数》单元测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学习检测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10的认识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不含答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物体分类(1)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1减几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10的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数(1)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识物体(2)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四至七单元复习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左右练习题
青岛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口算练习1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末检测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比一比(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