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导学案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直尺等。
【情景导入】
自从上次举行了龟兔大赛,小乌龟得了冠军后,小兔子深深地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所以它决定再和小乌龟赛一场,并请了老虎先生当裁判。听!虎裁判开始宣布比赛要求:“请小兔子沿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小乌龟沿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先跑完一圈的就是冠军。”这时小兔子不高兴地说:“这不公平,我跑得长,它跑得短,这不公平!”
师:同学们,你能帮虎裁判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周长的知识,谁愿意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投影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进行新课】
1.导入。
每个小组有一些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探究。
(1)想一想:小兔子和小乌龟跑完一圈实际上是求什么,怎么求?
(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并加起来)
(2)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哪组的同学想的办法多。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并计算。
(3)班内讨论,学生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学生叙述思考过程:
6+4+6+4=20(厘米);
6×2=12(厘米)
4×2=8(厘米)
12+8=20(厘米);
(6+4)×2=20(厘米);等等方法。
(4)小结:这三位同学的算法都能帮老师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为什么?
第三种方法最好,只需要两步就可以解决问题。
(5)学生再试着求正方形的周长,汇报计算方法及算理。
5+5+5+5=20(厘米)逐边加起来
5×4=20(厘米)4个5
(6)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
(7)那么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比赛公平吗?(公平)
【课堂作业】
1.判断对错。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
2.完成课本第8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长和宽,在根据长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它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九第1~3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课件ppt必修2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半期试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试卷(西师版四年级上)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西师版五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期半期试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半期试题及答案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西师版四年级上数学期中试题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西师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练习试题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第二课时)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空间几何体》单元复习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异面直线的有关概念和定理(第一课时)课件ppt人教A版
西师版一年级上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蕨溪片区西师版五年级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蕨溪片区二年级上数学期中试题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试题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第二课时)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