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有十筐苹果,每筐里有十个,共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九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
答案:
把十筐苹果按1~10编上号,按每筐的编号从里面取出不同数量的苹果,如编号为1的筐里取1个,编号为5的取5个,共(1+10)×10/2=55个。如果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一共应该是55斤。由于有一筐的重量较轻,所以不可能到55斤,只能在54-54.9斤之间。如果称量的结果比55斤少x两,重量较轻的就一定是编号为x的那筐。实际上,为了称量的方便,第十筐的苹果也可不取,一共取45个,最多45斤。如果称得的结果正好是45斤,说明第十筐是轻的。否则,少几两,就是编号为几的筐的苹果是轻的。
许多人开始都以为此题无解,告知答案后认为很合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连除的实际问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综合与实践)》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连除的实际问题(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二)》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