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3
收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同类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计量单位。
2、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知道快与慢、远与近、高与低、轻与重、多与少、大与小等都是数学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教学重点:了解比较同类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计量单位。
教学难点:知道快与慢、远与近、高与低、轻与重、多与少、大与小等都是数学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到体育课上看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
1、赛跑(认识时间单位秒)
教师说出每个人的时间(14秒、15秒、16秒),让学生说说谁跑得快?
感受跑得快,用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2、跳远(1米多)
学生跳远,使学生了解跳远的落点有远有近,要知道准确地长度必须要测量。
3、爬杆比赛
学生爬竿,使学生明白谁爬得高,谁就得第一。
三、课外活动
1、了解高与低及其相对性。
了解观察航模小组的活动,了解高与低,了解对应关系
2、观察植树的活动
学生观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了解轻与重、大与小
在都盛满水的情况下,大桶重,小桶轻
3、观察气象小组的活动:气温摄氏度
气象组的同学测得夏天的气温30度,冬天气温1度。那个温度高,那个温度低,该穿什么衣服?
观察饲养小组的活动(千克)
小朋友们都喜欢喂养这些兔子,他们喂小兔子吃什么?使学生知道萝卜与小兔子的对应关系
过了一段时间,小兔子就会长大,你发现这些兔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了解兔子的质量有轻有重
四、课堂练习
1、说说两个人怎样比高矮,和你的同学比一比?
2、判断:站在地上,老师比全班每个人都高,认为对的举右手。开动脑筋,现在怎样使你比老师高。(我站在高处比老师高)
3、比一比你身边的事物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凭借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生对快与慢、远与近、 高与低、轻与重、多与少、大与小等能够了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情境的设置能使学生更感兴趣,理解更好。要注意课堂纪律5分钟一组织,10分钟一休息,发言必举手。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和公式
高二数学双曲线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2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4
高二数学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
高二数学曲线的参数方程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3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定义
高二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有关性质
高二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高二数学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1
高二数学排序不等式
高二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高二数学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3
高二数学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2
高二数学两角差的余弦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正弦和正切
高二数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3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1
高二数学向量的概念
高二数学独立性检测的基本思想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高二数学二面角和面面垂直
高二数学通项公式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5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二数学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1
高二数学用样本的数据特征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