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上:《总复习》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一上:《总复习》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数学一上:《总复习》

数学一上:《总复习》

2015-07-23 收藏

第十三单元总复习

教学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20以内加减法,分类比较、位置顺序、空间图形,看钟表,统计初步知识等。

教学重点: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钟表的认识,填空题□+9=11

第13单元第1节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的:复习20以内得数数,写数,数序,进一步认识个位十位相临数等。复习位置与顺序,最多与最少,区分基数与序数。复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填空题如□+9=11。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

课前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写数。自己数一数,写一写。交流

(二) 按顺序填空:数数120正数倒数。看表中的两个数,你觉得应怎么填13 16正填。11 8 6倒填 。知相邻数

(三) 概念题:复习10里面有( )个一。10里面有( )个十。10个一是1个( ) 生想,讨论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 )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十是20。14的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和16相邻的数是( )和( )

(四) 位置,顺序,最多最少。你前是谁,后边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看这几幅图填空

(五) 连线10以内加减法:说方法,计算,连线

(六) 按得数涂色:说方法,计算,涂一涂

(七) 计算比赛看谁做得快:自己做,订正

(八) 作业: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题。

(九) 板书:总复习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从左边数,第5张有( )只鸟

12 11 10 9 8 7 6 5 4 3 从右边数,有5只鸟的是( )张

10里面有( )个一 在鸟最多的图下面画最少的下面画○

10里面有( )个十

10个一是1个( )

教学反思:学生复习20以内得数数,写数,数序,进一步认识个位十位相临数等。复习位置与顺序,最多与最少,区分基数与序数。复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第十三单元第2节

教学内容:总复习第2节

教学目的: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练习看图列式计算,复习钟表的认识

教学重点: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连加连减,钟表认识。讨论方法。

课前准备:钟表

教学过程:

(一) 认识表内题:认识字,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做题说方法。订正。

(二) 计算比赛。说方法,计算,订正(4+6+3=13 还可以怎样算快?如:8+6+4=18

10 10

(三)在○里填 =:说哪个是 = 进行区分,说方法.

(四)在□里填数:说方法填数

(五)找规律连线(生自己看,讨论,交流,连线可按绿的也可按红的。

(六)看图列式(讨论图意,列式,订正)

(七)学看钟表:想一想整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12)半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生:(6)画时针8时时针指向8。4时时针指向4。6时时针指向6。师:连线(生连线订正)

作业:认识钟表。练习填写 =的题

板书:总复习

4+6+3=13 11-37 11-9=2 3+8=11 8+3=11 11-3=8 11-8=3

10 8

8+6+4=18 6+66+7 11-2=9

10 12 13

教学反思:学生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练习看图列式计算,复习钟表的认识

第十三单元第3节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空间图形。

教学重点:空间图形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20题,试一试

课前准备:数学卡片,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图意列式:(花上有3只小蜜蜂,又飞来4只小蜜蜂,问一共有多少只?3+4=7 4+3=7)

(二) 房子里和房子外共有7只小狗,房子外边有3只小狗,问房子里有几只小狗?12-3=9)

(三) 数一数填一填:看图有几种汽车?数数各有几辆?(公共汽车4,小汽车6,摩托车3)一共有多少辆车?(4+6+3=13)小汽车比大客车多( )辆?(6-4=2)摩托车比小汽车少( )辆?(6-3=3)

(四) 从附页上把图形剪下来,按要求贴在下面的格子里。看看右边一页有几种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把右边的图剪下来,分别贴在左边相应的图形后边。盒子里的卡片上分别写着2、4、6、8、10这些数,各有许多张,请你拿出2张,想一想它们的和可能是多少?最大可以是几?最小呢?(可能是:2+4=6 6+4=10 6+8=14 10+2=12 10+4=14 10+6=16 10+8=18 4+8=12

最大可能是:10+10=20 最小可能是:2+2=4

板书:3+4=7 12-3=9 小汽车6辆 大汽车4辆 摩托车3辆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计划

一、 复习计划:全面整理复习所学知识,沟通知识间内在联系。查找漏洞,补充不足,拓展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

二、 复习重点:认数部分,20以内计算内容,学看钟表、空间图形、统计、位置顺序、分类比较。

三、 复习难点:认识个位、十位等概念。计算的熟练程度。钟表的认识。

四、 时间安排: 课时:认数部分 课时:20以内计算

课时:空间图形、位置顺序、统计、认识钟表、实践活动

一、 教学内容:认数部分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数会读会写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通过复习能准确区分第几个和几个,熟练比较数与数、数与算式、算式与算式的大小。

3、加深认识个位、十位、相邻数等概念。

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培养书写习惯。

三、 教学过程:

1、认数:进一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数小棒,1根小棒表示1个一,9根小棒表示9个一,再添上1根是几根?表示几个一?捆一捆,表示什么?几个一是一个十?

2、继续数,数到19再添上1是几?2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一?

3、拨计数器,1颗珠子表示什么?拨到9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个位满十怎么办?

4、继续拨珠,边拨珠边说组成,拨到11时,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的1表示1个十。最后数到使学生认识到20这个数十位上有2颗珠子,个位上没有珠子,20里面有2个十。写20时个位上要用0来表示。

5、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个位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四、 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 观察直尺图,你能提什么问题?(数序,数的大小,相邻数)

2、 比较大小(数与数、数与算式、算式与算式)你是怎么比大小的?出一组有规律的题,让学生先做再说方法。

3、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做游戏说说你排第几个,这队共有几个人?你认为几个和第几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区分?

4、巩固练习

一、 复习内容: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10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3、 复习加法的含义,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加减法计算的算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计算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培养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 教学重点:对所学的计算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132道以内加减法和72道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 教学难点: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五、 教学过程:

1、 整理复习:拼图游戏(每幅图拆成12块,每组一份,拼成完整的图后列出两加两减4个算式再有针对性的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 乘车表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鼓励学生算法灵活、多样。

8+6+4 = 可以先算6+4 9-4-5= 先算4+5 16-7+1= 先算16+1=17再减7

(二)变换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练习形式: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基本的口算形式)如总复习第 题

2、计算出算式结果再连线。如

3、 计算出计算算式结果再比较大小(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如

4、 按加减法各部名称填表。如

5、 开火车如 一个数与几个数相加或减如

6、 游戏性练习

7、 填出方框中的数求加法中的任意一个加数,求减法中的减数

8、 口算练习方法全面练习132道10以内和72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9、 突出难点反复练:加法中两个相邻数相加3+4 4+5 5+6 6+7;较小数做第一个加数,引导学生用大数加小数;在减法中,学生计算较小数做减数比计算较大数做减数的题有困难如计算11-2比 11-9困难

易混易错对比练12-1 13-4 14-3 7+6 8+8 12-3 13-2 11-2 7-6 8-8

10、 加强听算练习:生生进行、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根据学生错误的问题,汇集、分析、集中训练)

一、 内容:分类比较位置与顺序,空间与图形,学看钟表,统计的初步知识,实践活动。

二、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比较;会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识别几何图形;进一步巩固对钟表的认识;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表,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会填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 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关分类比较,空间与图形,学看钟表,统计初步知识以及整理物品的知识与方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 复习重点:

1、 准确的进行分类比较。

2、 正确的判断位置与顺序。

3、 准确的识别几何图形。

4、 准确的认识几种时间。

5、能简单进行数据整理,并能回答简单问题提出问题。

五、 复习难点:

1、位置与顺序的判断主要是左与右。

2、正确说出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3、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并提出问题。

六、 知识要点:

1、分类比较部分:轻重、多少、高矮、长短。

2、位置与顺序部分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以及谁先谁后的顺序。

3、空间与图形部分,建立长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并会识别这些物体。

4、学看钟表部分:对时钟分针以及整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等时间的认识。

5、统计初步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以及在表中填数据,这其中又蕴涵了20以内得数数和加减法计算。

七、 复习过程:(一)穿针引线看钟表:在整节当中贯穿着对钟表知识的复习,到一个时刻就请同学们看看钟表,问一问现在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的?

(二)复习位置与顺序

1、 按要求摆放学具,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上下、左右的掌握情况

2、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3、说说你在班里的位置

(三)空间与图形,分类比较,统计

1、请你用手中的积木摆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2、根据你摆的物体提出问题?

3、你能把刚才数图形的过程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吗?

(四)发散练习: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图中包含加减法、分类比较、位置与顺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