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比较大小.轻重的过程,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课前准备:
面包,饮料,魔方,正方体饼干筒,苹果,菠萝,羽毛球等。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 教学预设 |
一、比大小1.师生谈话引出大汽车。小汽车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 师:同学们,喜欢汽车吗?你见过什么样的汽车?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师:同学们看教材上的两辆汽车,你认识吗?哪个大?哪个小?生: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现在,大家看老师这儿的两个物品,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生:一个饼干筒,一个魔方。师:比较一下哪个大,哪个小。生:饼干筒大,魔方小。 |
2.拿出正方体饼干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然后实际演示把魔方放进饼干筒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 | 师:同学们说得对,饼干筒大,魔方小。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魔方能放进饼干筒吗?生:一定能。教师实际演示。师:看来这饼干筒还真是比魔方大。 |
3.观察大象和小松鼠图,说一说谁大谁小。 | 师:再来看一幅动物的图,说一说图片中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生:有大象和小松鼠,大象大。小松鼠小。 |
二、比轻重。1.让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松鼠哪个轻,哪个重。 |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大象大,小松鼠小,谁能说一说,大象和小松鼠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可能会回答:● 大象重,松鼠轻。● 大象大,大象就重,小松鼠小,小松鼠就轻。●大象比松鼠重,松鼠比大象轻。 |
2.拿出饮料、面包的实物(面包明显大于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再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 |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看老师拿的这两件食品,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生:面包大,饮料筒小。师:对,面包大,饮料筒小。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个重?哪个轻?学生可能会回答:●面包轻,饮料重。●饮料重,面包轻。●饮料比面包重。 |
3.指导学生把两件食品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这两种物品,充分体验两种物品的轻重,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掂完之后的感受。 |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出面包轻,饮料重。老师也同意这个意见。现在请同学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教师尽可能地给每名学生亲自掂一掂的机会。师: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感觉饮料重一些。●拿饮料的这只手压得慌。●我知道了虽然面包看上去很大,可是它比饮料轻。 |
三、尝试练习1.分别拿出西瓜和苹果、苹果和羽毛球,让学生比较轻重。 |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西瓜,一个苹果,说一说谁重谁轻?生:西瓜重,苹果轻。师:异口同声,西瓜重,苹果轻。谁来用手拿一拿,体验一下重和轻的感觉。指名抱一抱西瓜,拿一拿苹果。师:感觉怎么样?生:西瓜太重了,一只手拿不起来。师:同学们再来看,老师这有一只羽毛球,如果这个苹果和这只羽毛球比较,谁重,谁轻?生:苹果重,羽毛球轻。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 |
2.提出为什么苹果一会儿轻,一会儿重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是学生了解,哪个轻,哪个重是相比较而言。 |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这个苹果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又重了呢?学生可能回答:●苹果和西瓜比,苹果轻,苹果和羽毛球比,苹果重。●比的东西不一样。师: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好,我明白了,说哪个东西轻或重,要看和谁比。苹果和西瓜比,苹果比西瓜轻,但是,苹果和羽毛球比,苹果就比羽毛球重了。谁来用手掂一掂?请学生掂一掂苹果和羽毛球。 |
3.提出哪个最重,哪个最轻?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 师:两个两个地比,同学们都能比较了。谁来说一说,西瓜、苹果、羽毛球这三种东西比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生:西瓜最重,羽毛球最轻。 |
四、课堂练习第1题,让学生自己比较。除了比较大小之外,还要让学生比一比轻重。 | 师:看第1题的两个动物,你认识吗?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想法。●斑马大、猫小,斑马重、猫轻。●斑马和猫比,斑马大猫小,斑马重猫轻。 |
第2题,三种东西比较,先比大小,再比轻重。 | 师:第2题是三种水果,说一说怎样比。对学生不同说法,只要意思对就要给予肯定。 |
第3题。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再根据要求自己涂色。 | 师:认识第3题中的几样东西吗?说一说哪个最重,哪个最轻。指导学生认识图中的物品,再比较。 |
第4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 师:第4题中有两组物品,看一看哪些可以比较?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比的结果也不同。学生可能出现:●气球和篮球比,气球大、篮球小;气球轻、篮球重。●床头柜和写字台比,床头柜比写字台矮,床头柜比写字台短,床头柜比写字台轻。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二次根式
2015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北师版)
初中数学2015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变化情况
【轻松一刻】5则数学小笑话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
备战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五要五不要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二
分式的运算期末考知识点: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
小数同课异构暨校际研讨活动心得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自我达标检测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达标检测试卷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5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苏教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秀评估测试卷
六个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注意要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总结整理2015-2016年高考数学统计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测试题(2015)
圆的基本性质知识点:人教版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检试题(新教材人教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质量检测试卷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与三大妙招
高考第一轮复习正确解决数学做题问题的36计
2015-2016年高考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归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加减法》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