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3
收藏
教学目标:
认知:1、理解数的分拆。对10以内的数寻找一切分拆的可能性。
2.能按有序的思考进行10以内数的分拆。
能力: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能按有序的思考进行10以内数的分拆。
难点:能够一个不漏地找出所有的分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件演示)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有一幢大楼,现在天色渐渐暗了,月亮公公爬上树梢,大家仔细观察这幢楼,你看到了什么?
2.师::瞧,小熊猫乐乐就住在这幢楼,他想让小朋友来猜猜他家住的是哪一间?
①乐乐:我家住在最高一层的最旁边一间,现在爸爸、妈妈正开着灯在家呢!你们知道我家住在第几层的哪一间吗?
②乐乐:我们这层有几间还开着灯?有几间已睡觉关灯?其它楼层呢?
3.师:这么多层记不住,我们可以用表格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① 在表格中你看懂了什么?(谁听懂了他的话)
②先看最高层(表格的左边填几?右边填几? 4和6分别表示什么?
③(出示大楼的第10层)同桌互相说说左边填几?右边填几?
4.师:看这张表格里还缺了很多数,乐乐请你们把它填满,你们愿意吗?
学生翻书P24,完成书上的表格
5.集体校对
6.师:这幢由数字建成的楼叫作数楼(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和乐乐一起来学习《数楼》。
(二)探究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来观察这幢数楼,楼顶上的数10和每一层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也就是10可以分成4和6、7和3、但这么多种记不住,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记住它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把好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2、反馈交流
10 10
0 10 10 0
1 9 9 1
2 8 8 2
3 7 7 3
4 6 6 4
5 5 5 5
6 4 4 6
7 3 3 7
8 2 2 8
9 1 1 9
10 0 0 10
(第一种:左边一列是依次大1,右边一列是依次小1。第二种左边一列是依次小1,右边一列是依次大1。)
归纳:这两种方法都是建数楼的好方法,我们用这些方法来建数楼就不会遗漏了。
3.10可以分成几和几我们也可以用双色片很快找到。(师演示双色片,依次翻双色片)
4.师:下面老师请你们拿出5个双色片,用双色片来完成5的数楼,行不行?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反馈
师:我们把分的方法来读一读。
师:用这个方法就能又快又好的填写数楼了。而且也不会遗漏。
(三) 练习
师:这里有四幢数楼,师:请你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填一填,也可以请双色片来帮忙。 (汇报核对。)。
师:为什么有的楼层多,有的楼层少呢?
(生:因为数楼屋顶的数不同。)
(四)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1.3.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2.2函数的表示法(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014年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函数的应用(第二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1.2.1函数的概念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课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对数的运算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对数的运算法则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函数的应用(第三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函数的概念(1)课件(人教版高一上)
1.2.2函数的表示法(2)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集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2.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