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这次张老师带来的是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意义,整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张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很深,他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来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紧紧抓住教学的难点——单位“1”,并且用单位“1”帮助学生沟通整数与分数的意义,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与建构。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不能把张老师这节课的好处一一道来,下面附上我整理的张老师的说课稿,也许能对了解整节课有所帮助。
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意义”教学背景?
第一层次:结合一个具体的物体、图形认识简单的分数。
第二层次:结合由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认识简单的分数。
第三层次:把前两者进行统整,提炼出单位“1”,进而在更抽象的层面上概括出分数的一般意义。
3、教材的编排
教材在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也就是书上那段完整的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除此之外,还有分数单位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张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但不要求学生机械的背出概念,关于分数单位的教学张老师安排在第二课时。关于概念通过板书来补充。
4、教学线索
传统的教学线索是逐步概括出概念;(见下面图片1)张老师的教学线索是围绕单位“1”逐步展开,帮助学生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见下面图片2、3)
5、“分数的意义”几个困惑?
困惑1:为什么叫单位“1”?
困惑2:如何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困惑3:如何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的意义的抽象与建构?
困惑4:如何实现由分数的无量纲性向有量纲性的跨越?
6、由“分数的意义”引发的几点思考。
(1)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2)备课要有整体意识。
(3)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4)教学结构的变革比教学形式的变革更迫切。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函数的定义域
高一2014年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函数
14年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一次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2014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立体几何
14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2014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平面解析几何
高一2014年数学必修一知识集合概念
2014高一必修数学知识点图形周长 面积 体积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4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集合与函数
14年高一必修三数学知识点平方根公式竖式运算
2014年高一必修数学知识柱形 锥形体积 面积公式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幂函数
14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第一章
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二次函数
2014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向量知识点(必修4)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直线与方程
数学2014年高一必修知识两角和公式
高一数学下半年重点知识点讲解:立体几何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知识点解析
14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集合
高一2014年必修三数学知识点余弦定理公式
高一必修数学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圆的方程
2014年高一必修三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