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在一次听课时,(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A:看图比较
比较26—23谁大?
告诉老师理由“为什么说26大于23?”
比较26和23大小,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6比3大,所以26比23大。
师:6比3大,26就比23大吗?(学生坐下)
学生2:26的个位比23 的个位多3。(老师不置可否)
学生1,学生2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而老师没有引导,没有肯定,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扼杀。
应先向: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如何比较大小?你是怎样想的?
B 学生在充填数中:
学生1:当学生在1空中填入61后,没有再讲了,老师让其坐下,并檫掉填入的61。
学生2:教师给予肯定。
师:还有其它的答案吗?〈全体学生齐答:没有了〉
分析——由于教师首先否定了,所以学生思维限制了,发不散,打不开!
师:还能从大到小吗?
如果教师能抓住“生1”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引发思考,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师抓住“生1”的问题。就不会再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了。
我思考:
A、老师该如何提问?站到什么角度?
B、对待学生的妙答,怎样才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C、老师怎样去贴近学生?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定理
初中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公式定理
高一数学学习关键:了解高中数学特点
初中数学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公式定理
扇形计算公式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2
椭圆面积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初中数学图形的认识定理与公式
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公式定理
梯形面积公式
圆定理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
关于平面几何的60条著名定理
立方差公式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新高一系列:做好初、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相似形定理
棱锥定义与公式总结
高中代数-三角函数
三角形公式定理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公式定理
方差公式
斜率公式
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
排列组合公式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公式定理
圆的周长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