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悟随笔文章: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上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感受体会总结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结合实物图呈现了两套运动服、两双运动鞋和两顶帽子的价格,要求学生依据图中的信息以及“小明和爸爸带了300元”这个已知条件,求“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这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式,对于数量关系式这几个词学生们是陌生的,但是学生们在一年级的简单的问题解决中早已用到,比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就是简单的数量关系式,在备课时我简单的以为引导学生从所求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关键,看着数量关系说说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会完整地说一说。把上课的流程想象的很流畅,认为是水到渠成,哪知当我问道要想求出最多剩下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学生们都用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我,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学生们还是不会说。为什么本来以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就是答不上来呢?
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的感觉到课前进行学情分析是多么的重要。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有了这些想法,下一个平行班的课最起码我有了眉目。20:57:11
2012冀教版七上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4.3《去括号》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第一章《有理数》ppt复习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1.9《有理数的除法》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4.2《合并同类项》ppt课件2
2012冀教版七上5.2《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ppt课件2
2012冀教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4
2012冀教版七上4.3《去括号》ppt课件4
2012冀教版七上4.2《合并同类项》ppt说课稿
2012冀教版七上3.1《用字母表示数》ppt课件3
2012冀教版七上5.1《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3.1《用字母表示数》ppt课件4
2012冀教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2
2012冀教版七上3.5《感受大数》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4.3《去括号》ppt课件3
2012冀教版七上5.1《一元一次方程》ppt公开课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3.3《科学记数法》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5.3《数量的表示》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4.2《线段长短的比较》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4.1《点和线》ppt课件3
2012冀教版七上4.2《合并同类项》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2.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4.3《去括号》ppt课件1
2012冀教版七上3.1《用字母表示数》ppt课件
2012冀教版七上4.2《合并同类项》ppt课件3
2012冀教版七上3.5《感受大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