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论文:教学中创...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

小学数学论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10-28 收藏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千方百计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对新异奇特的东西总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今年12岁,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感到非常好奇,急于追根究底,对此,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启动了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索知识的活动中。

二、设疑问难,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我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先来做猜迷游戏。”同学们听了都非常高兴,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同学们,无论你们说出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我来试试。”“6、9、10、36、218、3159 10000……”同学们举出的数越来越大,我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我回答的正确。这时,大家都很惊奇,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解开这个迷。”这时同学们就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三、引导多向求异,实现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寻求相应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活动具有多极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含有较多的创造性因素,是创造能力赖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发散式求异思维活动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过乘法的意义后,我让学生研究8+8+8+8+4有几种简便算法,一般学生都会用84+4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有学生会用85-4的方法,这是把头脑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组合,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8而列式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成分。也有学生,把题目中的4分别加到每一个8中,对信息进行整体改组,列出94的算式,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

很明显,如此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天长日久,学生思维中的创新因素自会逐步得到发展。

四、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大胆创新。

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拘一格,大胆“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创新。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必须积极倡导和鼓励这种精神。

教师的话,书上的话,在一般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和必听、必信、必从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学生,敢于指出教师讲解过程中的错误,敢于对书上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老师,你说错了……”“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这样做……”“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疑点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凝聚着创新思维的火种。

五、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主角,主体。教师要尽一切可能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把机会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群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开放,具有选择性;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开放,具有灵活性;让学生的学习时空开放,具有广阔性;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开放,具有多样性;以此来唤启学生开放的心态,从而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创新的天地无限宽广,让创新的时机无处不存。

 第二,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实现自我创造。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运用启发式原则,巧妙点拔,创设探究情境,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时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自学内容,掌握灵活多样的探究方法,能自己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创造的目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帮助他们树立遇到困难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