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浅谈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的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浅谈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的范文

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浅谈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的范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实施中,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合作意识不强、合作行为低效的情况,课堂上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策略来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一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所惯有的自我意识特别强,不愿与他人合作,也不愿他人与自己分享成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创设合理的情境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在学《认识图形》时,课本提供的“你说我猜、你说我搭”的情景就非常好(两人合作猜与搭),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如教学《位置》时,我让小组学员在教室里排队,让大家从左数看小组长排第几,从右数小组长又排第几?还让小组学员站成纵队报数,向后转了再报数,看看他们所报的数有什么不一样?根本不用我讲孩子们就明白了,同时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培养合作意识

竞争是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低年级小学生竞争心理强,因此教师在刚刚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就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必不可少。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在日常教学中,我在各个小组间经常开展“夺红旗”活动,用小红花、小红旗、小星星等学生喜欢的奖励,表扬最突出的小组成员,赞许有最大进步的小组成员,从而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三、通过游戏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做游戏,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组织一些游戏,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比如,学生在学《位置》时,我就设计了“跳兔子舞”游戏,教学生一边跳一边说:“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掌握教学内容,然后分小组比赛跳,通过游戏让他们明白,有时要想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行的,而要和同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

四、转换角色培养合作意识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师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怎样做才叫合作,合作时不该怎么样做,这种生硬的接受远远达不到学生“内化”的效果。其实低年级学生“向师性”很强,他会崇拜、模仿老师,一切以老师的言行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向师性”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转换角色,使自己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员,给学生必要的建议和意见,使他们在合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合作的质量,最终达到小组合作良性发展。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同桌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联系很紧,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老师也来到他们中间,这时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教室里讲台上的粉笔盒时,都发生了争议,有的认为那个粉笔盒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是长方体的。原来,这个粉笔盒的正面是正方形的,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议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教师来到学生中间,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又让学生观察他们带来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化装品包装盒、药品包装盒等特殊的长方体。当老师再次举起那个粉笔盒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由于教师的参与,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发现了问题,并指导他们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点拨、指导,避免了“华而不实”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更有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便于开展的、效果较好的学习方式,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