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为了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甚至高中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也很广泛,学习他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开始入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1) 双基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平行线间距离,并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推导、论证、演绎、抽象知识的数学思维品质。
(3) 非智力目标(思想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4、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 教法(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五点”教学法。具体如下:
1、以“问题”为学生学习的“起点”;
2、以“范式”为学生学习的“焦点”;
3、以“变式”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4、以“创新”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以“评价”为学生学习的“疑点”;
三、 学法(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学法如下:
四、 教学程序(说过程)。
1、设问激趣,导入新课(起点):
首先复习四边形的概念、明确四边形的性质,然后用特殊化方法设计一问题: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该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
2、诱导思维,以诱达思(焦点):
其次通过设问、质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进而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再让学生联想范式,演绎其他推导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去 观察、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师的范式的有诱导下,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3、变式问题,突出“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演绎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投影不同层次的典型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
4、引导创新,化解“难点”:
设计“无图形”和“无结论”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画图、观分析、猜想、归纳,然后把问题中所有可能的结论推导出来,通过这种开放式问题的解决,既达到突出“重点”,又化解“难点”的目的。
5、反馈补缺,消除“疑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习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消除“难点”的目的。
6、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教师对此课学生的表现作一小结、评价,特别是对“两头”的学生予以表扬,告诉学生本节是本章及以后学习的基础,要求他们在以后学习中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7、布置做业:
有针对地布置少量重、难、疑点知识的家庭作业,可以把“单一性结论”问题改为“无结论”问题,以巩固知识。
冀教版九上29.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4《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5.7《相似多边形和图形的位似》(第2课时)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6.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三章第一节《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ppt教学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8.4《垂径定理》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3《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五章第6节《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ppt参考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6.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5.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七章第2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ppt参考课件
冀教版九上29.8《相似三角形的应用》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8.4《方程的近似解》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7.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投影》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8.3《圆心角和圆周角(1)》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6.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30.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1《形状相同的图形》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8.2《过三点的圆》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五章第7节《位似图形》ppt参考课件
冀教版数学九下34.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四章第4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四)》ppt教学课件
冀教版九上28.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8.2《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7.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30.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28.1《圆的概念及性质》ppt课件
冀教版九上29.2《比例线段》ppt课件
2015秋冀教版数学九上第二十五章第5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参考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