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过程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开放教学过程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开放教学过程

开放教学过程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开放教学过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过程保守、封闭、单一的教学过程会使本来就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学龄初期的学生来说,如果学习兴趣的培养受到了限制,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应开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与运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 课前开放,收集数学信息

传统的数学教学起点往往从零开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开放式教学则可能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事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10的认识”这一课,我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进行数数,而是课前先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找10,上课时先让他们充分交流找到的10。学生找到了铅笔、纸巾这样10个包装在一起的东西,有的发现了家里的药也有十个装在一起的;除了这些表示“十个”的10,他们还发现汽车有10路,比赛第十名这些表示“第十”的10。当学生对新知识的基础有了了解和准备,新知识的教学也就有了较高的起点,学习过程时时处在主动探索之中。课堂上充分展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10,学生都渴望能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 课中开放,注重学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让学生自主提问。开放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小好问、敢问、善问,营造使学生乐于提问的氛围,逐步提高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

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猜测、验证的能力。比如,教学“认识乘法”一课,可写出几个加法算式:1+5=6,2+4=6,3+3=6,1+2+3=6,2+2+2=6,1+1+1+1+1+1=6。然后让学生根据加数的特点分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得出:

3+3=6 1+2+3=6

2+2+2=6 2+4=6

1+1+1+1+1+1=6 1+5=6

这时,教师提问: 为什么这样分成两组呢?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自然发现: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写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其中有30个2相加,学生会觉得算式太长了,写得很麻烦。教师这时启发学生: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要写这么长呀?让学生创造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30个2相加。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产生“创造”新的表示方法的需求。这样,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计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采用固定的解题模式。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得以共享,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三、 课后开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开放式教学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完认数后,我让学生回家跟父母玩玩猜数游戏;学完认识人民币后,我让回家用纸张做成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跟父母玩玩买卖东西;学了认识分米、毫米后,我布置学生回家种蒜头,因为是自己动手种的蒜头,他们都特别有耐心,每天都观察蒜叶长了多高并进行测量、记录,十几天后他们都交上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数学日记,有画图记录的,也有画表格记录的,形式丰富多样。

总之,开放的教学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全面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开放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