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运用比较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运用比较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内容提要:
本文从“进行求同性的比较;进行辩异性比较;采取多种方式比较”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求同 辨异 多种方式
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说一刻也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而后确定它们之间的同异的逻辑思维过程。运用比较,一方面以对于事物属性的感知分析综合为前提,另一方面,它又为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提供基础,因此,比较是促使思维向客观接近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运用了进行比较的探索。
一、进行求同性的比较、探索异中寻找同性。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中,有些知识具有有内在联系的同一性,因此,可探索进行异中寻找同性。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后,我用投影出示了这几种形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均属柱体,都有两个底面而且相等,截面积处处相等,因此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计算,从而导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都可以用:V=sh这一公式求出体积。
又如在教学了“比的意义”后,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前,我先请学生思考“比”同“除法算式”和“分数”有何联系?分数的分母、分子和分数线各相当于比的什么?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又各相当于比的什么?当学生回答出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后,我再请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再请学生归纳“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进行辩异性比较、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常常为它们的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关性所掩盖,运用辩异性比较,不仅可以显示知识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区别知识间的各自内涵,而且可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教学了“比的意义和认识”后,通过学生归纳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具有共性后,我要求学生思考:比、分数和除法有何不同?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启发,使学生认识到,比、分数和除法既有共性,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都有相似的地方,这是它们有联系的地方,但它们之间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教学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下面两题让学生进行辨析:
(1)、学校有男生80人,是女生人数的3/5 多20人,女生有多少人?
(2)、学校有男生8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的 3/5 多20人,女生有多少人?
我首先启发学生找出这两题相同的地方,都是告诉男生人数,要求女生人数,且均为是××的 3/5 多20人,然后我再启发学生找出这两题的不同地方,并让学生进行辨析:(1)题是以女生人数为单位“1”,男生80人,相当于女生人数的3/5 多20人,因此可得,女生人数为:(80-20)÷ 3/5 =100(人);(2)题是以男生人数为单位“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 多20人,因此可得,女生人数为:80×3/5 +20=68(人)。
三、采取多种方式比较、让学生鲜明感知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比较,能唤起学生注意,让学生鲜明感知,加速“求同”与“辨异”的比较,促进思考。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后,我让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在学生找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后,我再出示下表让更进一步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形 体
顶点
面
棱
长方体
8个
六个面,相对的面相等,最多2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相等
正方体
8个
六个面,六个面都相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又如在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两题让学生进行辨析:
(1)、修路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10 ,还剩下1.2千米,这段公路长几千米?
(2)、修路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 ,第二天修了3/10 千米,还剩下1.2千米,这段公路长几千米?
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将这两题进行辨析,让他们找出这两题的异同,然后请他们进行解答。
通过引导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第(1)题中的2/5 和3/10 都是分率,还剩下1.2千米的对应分率为:1-2/5 -3/10 ,所以可得:
这段公路的长为:1.2÷(1- 2/5 -3/10 )=4(千米)。
第(2)题中的 3/10 千米是个具体数量,第二天修的米数及还剩下未修的千米数正好是这段公路的:1- 2/5 ,所以可得:
因此这段公路长为:(1.2+ 3/10 )÷(1- 2/5 )=2.5(千米)
又如在学习了比的应用后,我出示了下列两题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解答:
(1)、某专业户养兔200只,白兔与黑兔的比为3∶2,白兔有几只?
(2)、某专业户养黑兔200只,白兔与黑兔的比为3∶2,白兔有几只?
上述两题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可分辨得出:(1)题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3+2=5,白兔的只数为:200× 3/5 =120(只);(2)题是一道比例应用题,白兔的只数为:200÷2×3=300(只)。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辨析,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建议
高二数学期中考函数与导数易错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
精选数学趣味游戏之红绿灯
精选小学数学加减法公式
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合理存款》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观察的范围》同步练习
神奇数学公式:数字间的秘密
精选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完全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能力调研试题
精选小学生数学故事之数学商店
必备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数学文化之世界数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精选数学趣味游戏之有趣的算题
经典小学生数学故事之相亲数
经典数学趣味游戏:知其所以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周末作业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案教学设计顶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教学计划表格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必备2016数学趣味游戏:快菜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提高练习
高二数学期中数列易错知识点2016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