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如何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创新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又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尊重、鼓励、信任他们。解放他们的思想,放开他们的手脚,提倡探索,鼓励创新,真正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让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他们的眼、手、嘴、脑、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要真正地沉入课堂,溶于学生之中,营造一个宽松、融洽、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鼓励他们进步,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在课堂中放下包袱,解放自己,轻装上阵,放飞思想,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 、立足疑点,巧设疑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使学生善于在平时的学习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创新是一个弃旧从新的过程,需要反复尝试,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巧妙灵活地设计问题。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县2008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为8000万元,其中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是下半年的2/3,该县下半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万元?学生通过开动脑筋,多次尝试,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提出了多种解法:

1、2+3=5 80003/5=4800(万元)

2、8000(1+2/3)=4800(万元)

3、设该县下半年的财政收入是x万元

x+2/3x=8000 x=4800

由此可见,巧设疑问,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而且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灵感。以上这些不同的解答,无不闪烁着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研究性、探讨性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凝聚集体智慧,团结协作。在此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来解答问题,这样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学习的机会自然就更多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分析,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班进行讨论。同时,小组间可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而且让学生的认识在争论中得到深化,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激发,使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利用教学知识特点,进行变式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数学习题中,绝大多数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形式严谨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而设计的。这些题目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模仿代替开发智力。这就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发展。如果适度地进行变式训练,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超常发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改变条件、改变问题、解题方法多样化等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目的。训练题可由教师精心设定,也可将原习题加以变化,有层次、有针对性,使不同学生都能思考,让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智,获得正确全面的结论。如,有51人准备去一家餐馆就餐,大众餐馆每人一次收费12.5元,而且满10免费送一份,如意餐馆每人每次收费11.8元,但没有任何优惠,如果请你当参谋,怎样就餐最合算?在这个训练中,对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要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多找答案,尽可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使答案不重复,不遗漏;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老师要鼓励他们,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所有的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品质。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才能给他们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在探求知识的漫漫长途中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