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让数学练习...

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认识练习的功能,把握练习设计的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值得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为什么要转变小学数学练习方式呢?

1、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练习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作业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或是购买一些配套的课后习题答案照抄照搬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或反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2、数学本身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学研究的方式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如机器证明、实验证明等研究方式正在蓬勃发展。这需要学生进行练习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

3、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人信息化时代。这些正在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冲击着原来的教学模式。如数的计算是原来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现在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有所减弱。原来以单一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4、新时代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需要每一个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二、怎么样去转变小学数学练习方式呢?

总的来讲,笔者认为要转变小学数学练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练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练习方式。所以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去实现这个转变:

1、练习要力避重复性,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

苏霍母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 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 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如: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秋天到了,你们想欣赏秋天的景色吗?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学校决定明天去秋游。秋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汉堡包8元;苹果1元:梨8角;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这种趣味浓厚的练习,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靠,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2、练习要克服封闭性,追求探索性与开放性。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往一味要求学生技课本做习题,以期考试中能有好成绩,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我们必须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练习题。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3、转变数学练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合作制

合作练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练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因而合作练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4、采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的一个新视点、新窗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作用以及融声、图、文字于一体的认知环境的优势,使电脑、网络技术成为学习手段之一。而且这种练习方式必将演变成为学生练习方式的主流,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网络获得信息进行思考,同时,转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地的发挥。如一位老师教《圆柱、球》一课后,让学生打开金山画笔王的素材库,从中挑出圆、球图形,又要求学生把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美好的图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网上练习,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数学实践和探索的积极性。

5、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模式。

(1)生活性探究练习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数学练习“丰富多彩”起来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秣陵路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杭州市道路、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开放性探究练习

在练习的设计中,要做到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A条件开放练习。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学生探讨交流后,引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体验到应用数学整体探究作业的成功喜悦。

B过程开放练习。在有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充结果。如学生在发到新书时,教师可让学生计算一下包新书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C结论开放练习。在作业的呈现方式上,教师让学生利用结论或答案进行,如出示一架飞机匀速航行示意图,让学生看有什么信息、谁的答案多。

(3)长期性探究练习

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学生养成规律性作业的习惯。如:写数学小随笔、小论文等

(4)综合性探究练习

对于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他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去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首先回忆已学知识,教师出示一份厨房平面设计图,以及一些物品冰箱、煤气灶等的实际规格,让同学们来审计这幅平面图,你认为它规范吗?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请学生根据有关信息,确定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同时,让学生计算一下比例尺是多少?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学生在交流中,说明了比例尺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还可以用什么关系说(分数关系、倍数关系)等。在整理知识后,提供一定的资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1)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2)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练习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练习过程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改变练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练习,使练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