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对中年级计...

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我一直执教中年段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在这一年段中占有的分量很大。它既是低段计算教学的发展,也是高段计算教学的基础。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行为习惯,挖掘计算教学的深度,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的保证。课堂上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所以要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积极用脑的习惯。除了抓课堂常规训练外,还要重视狠抓听、看、想、讲的落实。

用心听。在听课的过程中,边听边动脑,积极思维,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及时考察学生会听的能力,我经常在班内组织听算、你问我答等练习。效果非常好。

仔细看。会看懂书上的题目,同学的板演,凡是学生自己看懂的内容就尽量少讲,以训练学生仔细看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

善于想。我不仅要求学生肯想,而且注意培养其善想的习惯,既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留有想的余地,又教他们想的方法。

敢于讲。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后进生),训练学生讲思路、思维的过程,使他们从口练中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二、激发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对、算得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口算、笔算时,课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乘法口诀的训练,或者采用男女竞赛的方式训练;课上用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口算,用小黑板视算,或者听算。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的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中,有意出现小马虎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指出错误,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三、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

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如何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呢?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计算教学要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寻求算理算法的平衡点是当前计算教学的关键。

四、练习设计的多样性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为例。新授结束后,我针对学生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练习。比如,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三题改错题,这三道改错题比较典型,都是学生在计算中容易犯的错误,第1题是除到个位不够商1,应该商0,这个0没有写;第2题是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计算错了,第3题是商的书写位置错误。再如,在教学调商的例题后,我安排了调商的专项练习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各题准确的商,有助于增强学生调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攻其一点,做到逐步突破疑难点。

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即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设计编排。以除法这一单元中估算教学为例,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是几;之后,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时,最高位上可能是几,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体现了估算训练的层次性,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练习设计要有思考性。即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算,而且要会想,避免将计算练习单纯作为程序性训练。例如:教完整十数除整十数后,我出示了四组一位数除一位数和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对比性练习,旨在学生通过题组练习,在练习中比较,发现联系,从而形成和旧知识之间的类推、迁移。再如,学生在学完把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试商后,设计初商后需要调商和不需要调商的题组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试商情况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中发现、孕新,深化了学生对试商方法的理解。练习中我们要让多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以比引思,以比促思,深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即计算教学不要成为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训练,而要把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在数学中的实际价值,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计算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