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收藏
教学目标 :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锐角三角函数数学知识点
初三同步知识点:概率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关于图形的相似的知识点
2016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检测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初中数学解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难点数据的波动与分布规律
初三数学知识点:比例性质定理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7章基础测试随机事件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三同步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初三同步知识点:二次根式
初三数学旋转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同步知识点:角、弦、弧、距
初三同步知识点:二次函数
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精编图形的相似
初三数学知识点—相似形知识点讲解
初三同步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
初三数学知识点:相似三角形定理
初三同步知识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初三同步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初三数学知识点: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之统计初步
初三同步知识点:圆
初三同步知识点:旋转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初三同步知识点
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知识点讲解—解直角三角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