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展示台、录音机。
【教学过程】
(黑板上已板书:金色的秋天)
一、录像激趣,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好,请看大屏幕!
1.两段录像场景。(动画片里面的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实例)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举出身边的具体实例。
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谈话引入。
师: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都用了数学知识去解答。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好吗?
(教师板书:用数学)
二、新课部分
(一)教学图1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呀!(课件出示背景图:孩子们三五成群到郊外去玩。)瞧,他们来了!(演示课件,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四个小朋友在玩,又跑来了两个小朋友。)
说得好,孩子们接着看……
(课件演示大括号和问号闪动)
师:现在在我们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大括号和一个问号,他们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谁来说?(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四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人”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问我们“先跑来4个人,又跑来2个人,合起来是多少人?”(结合教师手势)。孩子们,你们自己说说,边说边做动作,开始!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定学生回答)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多请几个人说)
师:(稍慢)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 2个小朋友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问题。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是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告诉的第二个条件,要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师:根据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了2个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能!)
师: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对了,因为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教师手势),所以用加法算。
师:加法算式怎样写呢?谁来写?
(生说,教师板书:4+2=6,课件也出示算式)
师:4、2、6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指)
师: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6个!)你们运用这两个条件求出了这个问题。(结合教师手势)孩子们真能干!
(二)教学图2
师: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好朋友小强就在旁边住,想去小强家休息一下,小强见他们来了,可高兴啦!赶忙跑到地里摘向日葵,好用瓜子来招待这群好朋友!瞧,小强在地里正忙着呢!(课件演示:7个向日葵,大括号)
师:大括号表示什么?(一共有7个向日葵)
师:真不错,接着看──(课件演示:摘了3个,?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学生回答)
师: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问我们还剩几个,那么告诉了什么条件?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这幅图告诉了我们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这两个条件,提出了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回答)
师:谁来告诉我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是从7里面去掉3个,所以用减法算。)
师:谁来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3=4,课件也出示算式)
师:7、3、4、在图上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指)
师: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还剩几个?(4个)孩子们真能干!你们运用这两个条件解决了这个问题。(伴随教师手势)
(三)小结,指导看书
师:刚才图上的两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题我们也叫它──“应用题”(课件出示这三个字)。孩子们,这种题叫什么呀?(应-用-题!)你们以后会解答应用题吗?(会!)
师:好,翻开书第47页,从上往下看,第一幅图你们见过吗?(见过)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吗?(能)第二幅图你们见过吗?(见过)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吗?(能)好,填在书上。
(四)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一)第47页“做一做”
(展示台出示“做一做”中的两幅图)
师: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瞧,石榴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石榴;蝴蝶在果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孩子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缓慢)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完成下面的列式和计算。
师订正:第一幅图谁来说给大家听?(学生说)算式怎么写的?为什么用减法算?一样的请举手!(第二幅图订正方法同样)
(二)练习七第13题
师:孩子们,秋天美不美?(美)还有更美的呢!老师带你们到湖边走走,好吗?
(展示台出示13题彩图)
师:瞧,碧绿的草地,蓝蓝的湖水,这个小湖美吗?(美!)天鹅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小青蛙在荷叶上欢快地蹦跳着,鱼儿在湖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些小动物可爱吗?(可爱!)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
师:看到这么美的一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谁又能想到和数学有关的呢?
这些小动物分别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谁来说说?(学生完整地说出每道题的意思。)
师:同意吗?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完成在书上!
(教师简单订正)
(三)练习七第14题
师:翻到第52页,完成书上14题。
(简单订正)
(四)谈话结束全课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7 增分强化练(三十八) Word版含解析
17、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7 第2讲 不等式选讲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第一部分 第5讲 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五 第4讲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存在性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第一部分 第4讲 不等式与合情推理 Word版含解析
08、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4 第2讲 概率
09、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5 第1讲 直线与圆
02、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1 第2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一 第1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五 第1讲 直线与圆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5 增分强化练(二十八)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五 第2讲 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五 第3讲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证明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六 第5讲 导数与方程 Word版含解析
16、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7 第1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020高考数学(理科)增分大二轮人教版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6 增分强化练(三十七)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八 第1讲 数学文化 Word版含解析
12、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6 第1讲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六 第3讲 导数的简单应用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七 第1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Word版含解析
04、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2 第2讲 数列求和与数列的综合问题
2020高考数学(理科)增分大二轮人教版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5 增分强化练(二十八)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6 增分强化练(三十二)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4 增分强化练(二十二) Word版含解析
03、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2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6 增分强化练(三十五)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理科数学突破二轮复习新课标通用练习:专题六 第1讲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6 增分强化练(三十三) Word版含解析
10、2020高考数学(文科)增分大二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5 第2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020高考数学(理科)增分大二轮人教版增分练:第二部分 专题4 增分强化练(二十六) Word版含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