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学校领导和六年级的数学老师来听我们一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感受比例尺
好,我先来考考大家,我每天上班骑电动车从家到学校要15分钟,可是一只小蚂蚁只用了5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大家真聪明,那小蚂蚁爬的路程和我行的路程有什么区别呢?(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请同学们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10米的线段。
师:遇到什么问题了,纸不够大吧,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师:你是用几厘米代表实际10米的长度的。
师:实际上你画在图上的10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它代表的实际长度10米就是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师:还有其他的画法吗?
师:同样一段10米的线段画在图上为什么有长有短呢?
生:因为他们缩小的不一样。
清同学们说出各缩小了多少,然后求出他们的比。
师:他们的比不一样,画出来的长短还会一样吗?
师:所以画图的时候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叫比例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三、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师:你认为什么叫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引导学生从比、倍数、份数、分数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比例尺
师:实际上比例尺就是一个比,(不能理解为一把尺子)像刚才的1:500、1:200、1:100就是不同的比例尺,谁能说说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
生: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生: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100米
生: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例尺的情况非常多,昨天老师布置让大家搜集地图,搜集的什么地图,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搜集的是林州地图,比例尺是1:2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
生:......
师:我发现这些比例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比的前项都是1,为什么不写成2呢?
为了方便,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这种比例尺叫数值比例尺。所以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通常把比的前项写成1的形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 四、掌握意思,引出线段比例尺
1、出示一副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平面图
下图是林州一小南北两院的路线平面图
观察图,讨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2、如果从南院到北院量了一下有9厘米,你知道实际有多远吗?
3、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
(强调先统一单位,比例尺不带单位)
4、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关系。(表示的意义相同,只是形式不同)
五、运用新知,求出比例尺
我们掌握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下面我们来试着计算比例尺。
我们学校到邮局的距离是1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6厘米,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比例尺的含义。
3、说说求比例尺应该注意的事项。
六、根据意义,了解放大的比例尺
(课件显示瓢虫图) 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画在图纸上是15cm,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1、理解题意,说说这幅图与我们前面讲的图有什么不同
2、求出比例尺。
3,讨论做比较。
小结:不管是缩小的比例尺还是放大的比例尺,我们都要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与缩小比例尺不同的是通常后项为1。
七、巩固练习,透彻掌握比例尺
1、判断下列几句话,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 )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 ∶200 ( )
2、求比例尺。
课本第49页做一做。
八、小结课堂,当堂回顾比例尺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第九册小学数学实践《节约用水》活动课教案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目标
《小数加减法》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联欢会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快乐的家园”教学案例
《小小采购员》活动课设计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两位数和两位数(进位)》听课有感
数学组《找规律》评课记录
数学组《三角形内角和》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体会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阅览室》听课笔记
《我与人民币》数学实践活动课例
《5的乘法口诀》听后感
一年级数学《阅览室》听课反思
二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美丽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面积与面积单位》听课记录
评研“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发言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活动课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活动课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记录表
《简单的统计》教学实践
《泡泡是圆的吗?》活动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评课稿
《锐角和钝角》活动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分数乘分数》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课听课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