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7677页,第七单元加与减(三)(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的再创造,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并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刚学完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运算,并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对于连加并不陌生,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基础。100以内数的连加要计算出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算法多样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 100 以内数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通过引入连加的实际问题并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那天进行了一次套圈游戏的小比赛,老师把比赛的情况纪录下来了,你们想看吗?(想)那请小朋友们在看的同时,用你们手中的统计表(课前发给学生)来记录他们的得分,好吗?(板书课题:套圈游戏)

[由于连加的计算过程单调、趣味性不强,而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因此,变书上的静态图表为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做小裁判参与游戏之中,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进入关键环节的学习。]

二、体验估算

1、师:观察套圈过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师:请同学们看看统计表里的数据,你估计笑笑和淘气两个人谁赢了?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时,教师抓住较好的估计方法进行引导。)

[此环节旨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套圈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流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可以有不同的估计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渗透估计的策略性,同时将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探究算法

1、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1)师:同学们用不同方法进行了估计,结果都是推测淘气获胜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计的对不对呢?

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比较两人的总分数就可以知道谁输谁赢了,

(2)生提出数学问题,师板书:(1)三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得多少分?(2)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

(3)师:这两个问题怎样列式呢?

生列式,师板书:(1)24+29+44= (2)23+30+41=

(4)学生尝试计算算式(1),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算法。[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师: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小组里的伙伴们,说一说你们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3、学习连加法竖式写法。

(1)小组长汇报组内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口算方法及几种不同的竖式方法。(可能出现分两步列,写两个加号画一条横线,写两个加号画两条横线,写一个加号画一条横线等竖式写法。)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连加竖式写法。强调书写方法、注意事项。

4、完成算式(2)的计算。

师: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全班交流:(1)算式的得数。(2)计算方法。

5、得出结论。

师:通过大家准确的计算验证,我们知道比赛的结果是什么?(淘气赢了)。

【这部分教学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平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鼓励他们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体验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又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公认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在逐步调整和运用准确的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发展了运用数学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

1、我们也来玩套圈游戏怎么样?

课件出示更多的小动物图片,每次在心中圈下3种喜欢的小动物,并算一算得多少分。每人可圈两次。(小动物下的分数包括一位数、两位数,任选三个数加起来均不超过100。)

2、小丽也参加了这个比赛,她前两次共得了70 分。请你猜一猜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小动物?

如果小丽三次套中了100分,她第三次套中了哪个小动物呢?

3、完成书中练一练第3题。

师:套圈游戏其实也算是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2008年在我国北京要举办哪一项世界级的体育活动吗?(奥运会)

师:我们国家的运动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争取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让我们先来看一看2000年和2004年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获奖牌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同桌交流估算方法)

(2)请男生计算2000年获奖情况,女生计算2004年获奖情况。(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反馈。)

(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4)估计一下我们国家在2008奥运会上会得多少块奖牌。

【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已掌握的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说一说这节课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收获?

2、今天我们进行了三个数的连加法计算,课后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算一算四个数、五个数的连加,好吗?

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套圈游戏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通过有关估计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渗透估算意识,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在探索和掌握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中,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套圈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内数的连加运算及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在本册教材中也从第一单元开始就不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逐步使学生建立数感。本课的估算实际上是借助和综合运用了前面所学估算的技巧,从多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算,体现估要有标准、估要有依据。

对于连加计算方法的探究,学生在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早已接触。无论是从计算形式上还是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学生都可借助旧有学习经验来独立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如购物算价钱、套圈比赛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会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本节课对计算方法的探究学习。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对方法一一掌握,要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选择不同方法计算时又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同时还有的学生为了追求与众不同而想出无本质区别的方法。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清方法的优劣,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中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提高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谁会赢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出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在新知探索中,我又通过不同的形式营造一种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其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的方法。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时,还是没有完全让每个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改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