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第二册《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第二册《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长度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自已估计桌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估计一下,课桌有多长?
学生估计。
2、 估测。
师:如果不用尺子量,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请你量一量,说一说。
学生想办法量:(有的学生用铅笔盒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手林划。。。。。。)
师:大家的桌子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
生: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一样,如果都用课本量,结果可能就一样了。
师:请大家来量一量吧!
师:你们真了不起,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会一样,所以统一测量工具非常重要。
我们就认识一下测量的一种工具-------尺子。
三、 认识尺子。
1. 观察尺子。 小学教...学设.计 网 WW W.XX J X S j.cn
师:同学们看看尺子上有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 小结:尺了有数字还有许多小杠杠,杠杠的长短不一样。每两个数学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厘米。
3、 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找出尺子上的一厘米。
4、 比划出一厘米。
5、 举例说明一厘米。学生举例。
(二)认识20厘米。
1、 估测。师:用手比划一下20厘米有多长?
2、 量一量:用尺子验证一下你比划的20厘米接近吗?
3、 举例: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长度是20厘米吗?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认图形”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第六课时:8的乘法口诀
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教案
第十一课时:练习(二)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第十一课时:6的乘法口诀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认识平均分(2)
第七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平均分”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练习课(一)
第一课时《统计》教案(一)
第七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观察物体》教案
第二课时《对称图形》教案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教材分析
第二课时:统计(二)
第六课时:5的乘法口诀练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