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34~35页。
教学目标 :
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十个十是( ),一百里面有( )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
4、8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62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二、学习读数、写数:
1、 教学例4:
(1) 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
(2)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 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
(4) 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 教学例5:
(1) 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 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2) 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 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 教学例6:
(1) 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 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
(3) 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4)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
(5)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6) 让学生再回头看例6、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书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三、练习:35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读数 写数
15年初三第一学期数学同步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复习:概率
盘点高考数学集合大小定义的基本要求
盘点高考数学复习数列题型解题方法
(推荐)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一元二次方程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数轴
15-16学期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三角形内角定理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浙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第3章复习要点:正多边形和圆
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备战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
考生需如何攻克高考数学压轴题
数学2016高考函数的应用提升同步检测(含解析)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复习知识点整理:单项式
必备的九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知识点复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5-16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复习:角的种类
九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时训练:《图形的变换》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整式加减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复习:精选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1章
盘点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问题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训练:《化简》
2016学年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课时检测试题(必备)
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实数
人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第21章复习要点:同类项及其合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题型解题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