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这一节课在设计上可分三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感知特征。首先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图形的拼组。这里包括正方体的拼组、长方体的拼组、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的拼组。我们老师要本着新课标所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教学时始终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然后拼好后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欣赏到了几何美和数学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做纸筒。可以提出“你能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借助胶水的帮忙,做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这里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这一单元2课时教学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编排意图来制定的。但我认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开放教材、活用教材把这块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2课时教学时,例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包括一个做风车活动),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的教学内容,为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可以大胆地冲破了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依据新理念重组教学内容,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节课内容分解为两课时。怎样分呢?可以将教科书中规定选用的一页半教材内容(例1、例2、做一做),改为只用半页教材内容(例1),删去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再增加“探究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第1课时。然后按“感知特征”→“探究关系”→“做风车”这样的顺序来呈现教材,课题也就要相应调整,叫“图形的转换”也许适当些。那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就为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第3课时的内容就为例3──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当然,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想各位老师也会有具体不同的课时安排。应该说不管怎样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内容,力求做到开放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
新课标高三数学10月月考同步测试
安徽蚌埠二中高三数学期中试卷
合肥2013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高三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文科测试
高三数学必修一月考:《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后感想
高三文科数学综合试题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高三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总结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计划测试
福建省福州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期末考试
高三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联考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手抄报的练习题
高三数学数列试题整理
高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建议总结
高考数学答题卷:集合与函数练习
高三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理科考题
高三数学核按钮试题:武汉调研试题
通州区三余中学高三数学月考试卷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反思练习题
2016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复习:锐角三角函数
山东省聊城实验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高三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题
高三数学月考试题的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练习
文科数学试卷:2013郑州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复习题练习:集合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黑板报的练习题
高三数学下册期中测验题:理科测验
高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