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整时是教学的重点,安排了一道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里多数题是整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也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大多数学生都有在钟表上看时间的经验。他们能分辨钟面上的长针和短针,但不知道这两根针叫分针和时针;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钟,不习惯说成几时。这些既是教学资源,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告诉学生“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并规范地说时间。教学方法是在交流中矫正,在练习中强化。即在学生发言时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说,通过反复提醒,改变原来的习惯。第二个教学任务是体会整时时刻,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规律,知道钟面上有1时、2时……12时共十二个整时。教学方法是利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举一反三,在说钟面上整时时刻的练习中获得经验。
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在7时的钟面上,稍改变分钟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着“12”。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7时”;再联系经验分辨一个钟面上7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7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近7时,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从而体会大约7时与7时的差别。
教材里还出现圆形、椭圆形、菱形的钟面,出现有指针的钟面和用数字表示时间的电子表面。让学生知道这些钟表虽然形状不同,表示时间的方法不同,但都能告诉人们时间。
2.设计各种练习,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
“想想做做”里有说钟面上的时间(第2、3题)、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第4题)、给钟面补画分针或时针(第5题)等练习。这三项活动对思维的要求逐渐提高。看钟面说时间是最基本的,只要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就够了。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要把整时的分针、时针位置规律落实到某个具体时间上。给钟面补画分针或时针,首先要识别钟面上已有的那根针是时针还是分针,才能确定另一根针以及它的位置。这些练习对提高思维能力、巩固数学知识是极有益的。
还要注意的是,看钟面说时间,包括整时和接近整时两种情况。拨钟和画钟面只在整时范围内进行。
3.结合认识钟表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
“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时间,还有尊敬国旗、按时用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等教育内容。第1题交流早上起床时间和晚上睡觉时间,是培养生活习惯的教育机会。第6题左图中10时学生在上课,右图中10时学生在睡觉,让学生初步知道一天里有两个10时。有条件的学生还能联想到一天里有两个1时、2时……12时。这些知识仅是渗透,不是基本的教学要求,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刻理解——由两个教学细节所引发的思考
打准数学教学中“度”的节拍
复习≠重复学习
数学教学:如何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老教材的教学
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分析与思考
线段是直线吗
让数学教学在对话中进行
谈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和操作艺术
洗尽铅华,回归自然——新课程改革中的思考
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良好习惯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点滴谈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数学课上,你让学生记听课笔记吗
让数学主动拥抱其他学科
对探究教学的思考
打造真实的数学课堂 让课程改革远离“浮躁”——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透视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
“做”出数学味
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在“评价与反思”中前行
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关于数学情境创设的失误
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如何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
一项连续性的探究作业——“圆的面积”教学铺垫
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初探
指导学生记数学课堂笔记的理性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