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9加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9加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6~98。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实现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计算的策略意识及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 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多角度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在别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与创造,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感受数学学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策略选择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可爱的小礼物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还进行算法的优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然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让学生仅仅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哪一种方法计算又对又快,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学习了9加几方法后,在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书本操场上学生在运动的图,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材料选择注重开放性、灵活性,注意数形结合。在教学中我选择了让学生任意的添三角形,再列式计算。这样的题目更开放,学生会写出许多9加几的算式,从中可以让学生发现9加几的一些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练习中我还设计了射箭游戏,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巩固9加几的算法的同时,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与图形、统计知识相结合,体会知识的相通性和联系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一、 引入

1. 创设情景。

今天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吗?

(通过小礼物泡泡糖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

2. 提出小组活动要求。

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 看看,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

b) 你能根据图片提出一个问题吗?

c) 怎么列算式?

d) 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小组内动手摆一摆。

②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③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动动手,说一说。)

3. 择优

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 小结:

计算的方法。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板书: 《9加几》教学设计1

二、 展开

在横线上画上几个△ ,并列出算式。

1. 每组一张练习纸,进行讨论练习。

《9加几》教学设计2

2.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9+8=17

还可以怎么写?

8+9=17

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3. 小结

(通过展开这一环节,让学生自我探索,发现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一、 练习巩固与提高

1. 数学书98页做一做

2. 射箭游戏

第一次

第二次

合计

谁第一名?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 看图,提数学问题。

(书上的96页情景图)

找到图中给的信息,能根据给你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并列式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9加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9加几》教学设计 在横线上画上几个△,并列出算式。

《9加几》教学设计2

1. 小组讨论。

画一画并列出算式。

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

2. 学生反馈

生:9+7=16 把7分成1和6,9+1=10,10+6=16

生:9+5=14 把5分成1和4,9+1=10,10+4=14

生:9+9=18 把9分成1和8,9+1=10,10+8=18

生:9+6=15 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生:9+8=17 把8分成1和7,9+1=10,10+7=17

3.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师: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生: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

4. 小结:9加几的算式,计算时把第二加数分成1和几,9+1=10,10加几等于十几。

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师:9+8=17还可以怎么写?

生:8+9=17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生:9+8=17和8+9=17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是不变的。

五、反思

本节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以及射箭游戏数形结合的习题,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用好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是我的点拨还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时机掌握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使每一个环节处理的更加到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