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10以内数的加减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式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数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等
内在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本单元的教学。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初步学习加法和减法,因此,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饿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
课时安排:17课时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情景
2、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
4、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提高口算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同时对低等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来到花果山,27-28页,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2、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会养成初步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熟练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积木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9-30页,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更进一步到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等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内容:野餐,31-32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有关0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交换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到进行有关0的加法学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实物小木棒,口算卡片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33-34页,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游水帘洞,35-36页,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目的:
1、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到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木棒,口算卡片
第6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37-38页,1-6题
教学目的:
巩固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题的练习。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小木棒
第7课时
教学内容:小猴子下山,39-40页,有关0的减法
教学目的:
1、结合图画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减法,同时,巩固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真看图,明白图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减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木棒,口算卡片
第8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40-41页,1-4题
教学目的:巩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练习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学具小木棒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5小猴跳水,第4243页,情景图。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情景图,学具:小棒。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学具:小棒。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849页,自主练习。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教材5152页
教学要求:
1、回顾整理加减法的意义,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法。
2、根据画面的综合信息,借助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3、引导学生能有序地观察画面。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田字格本。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教材第5253页。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5455页自主练习。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广场,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看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2.2《看一看(二)》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1《小树有多少棵》ppt课件3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面积单位的换算》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3《丰收了》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长方形的面积》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讲故事》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比大小》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有趣的推理》ppt课件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2《需要多少钱》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3.5《里程表(二)》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电影院》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找规律》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3.5《里程表(二)》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3《丰收了》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找规律》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4《植树》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1《小树有多少棵》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面积单位的换算》ppt课件4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面积单位的换算》ppt课件3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我们一起去游园》ppt课件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5.1《什么是周长》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比大小》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轴对称(一)》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3.2《运白菜》ppt课件1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电影院》ppt课件3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3.1《捐书活动》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1《小树有多少棵》ppt课件4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4.4《植树》ppt课件2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三下《电影院》ppt课件4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3.4《里程表(一)》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