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1、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 多 +
拿走_块 少 -
2、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再拔5颗
(2)14+5=19
(3)14+5=19
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
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课内作业P71
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 ,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习惯,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3、课外作业
制作计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数加减两张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5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3.2.2中心对称图形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4章圆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4章圆小结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1课时)课件
第25章概率初步小结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2章二次函数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1.1圆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3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
24.4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4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3课时)课件ppt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4课时)课件ppt
第23章旋转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课件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课件ppt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课件2
23.2.1中心对称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1.4圆周角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3正多边形和圆(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3.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