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帮你学好移项法则
移项是解方程的主要步骤之一,另外它还适用于后面将要学习的解不等式,因此,移项是一个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知识,现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注意理解移项的依据
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一个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二、注意移项与交换两项位置的区别
如果在方程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这些项不需要改变符号,这是因为改变某一项在代数式中的排列顺序,是以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为依据的;而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必须要把要移动的项改变符号后,才能移到另一边去.
三、注意移动的项要变号,不移的项不能变号
根据移项法则我们知道,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它的符号一定要改变,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并且没有移动的项绝对不能改变符号. 例如,我们在解方程3x -2 = 2x +1的时候,如果将其变成3x + 2x = 1-2的形式,就存在着变号的错误.
四、注意移项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结合
对一个方程,我们不能拿过来就移项,有些方程可以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后,再移项,这样数据会比较简单一点,运算起来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例 解方程800x + 560 =1 120.
分析:此方程系数相对较大,因此我们不急着移项,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公约数80,然后再移项,这样数据会比较简单一点,因此运算起来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解:两边同除以80,得
10x + 7 =14.
移项,得
10x =7.
两边同除以10,得
x=0.7 .
趣味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
趣味数学题:年龄问题
趣味数学:她们买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七年级假期伙伴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
数学趣味故事:孙悟空遇到的难题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设计
2013初一假期伙伴数学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故事:且看诸葛亮如何妙算
趣味数学题:魔数的性质
趣味数学题:俄罗斯乘法原理
趣味数学故事:牛顿问题
趣味数学:双胞胎的秘密
2013《假期伙伴》七年级暑假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乐园:巧填环形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镜像对称”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对称、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数学乐园:找图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