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帮你学好移项法则
移项是解方程的主要步骤之一,另外它还适用于后面将要学习的解不等式,因此,移项是一个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知识,现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注意理解移项的依据
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一个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二、注意移项与交换两项位置的区别
如果在方程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这些项不需要改变符号,这是因为改变某一项在代数式中的排列顺序,是以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为依据的;而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必须要把要移动的项改变符号后,才能移到另一边去.
三、注意移动的项要变号,不移的项不能变号
根据移项法则我们知道,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它的符号一定要改变,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并且没有移动的项绝对不能改变符号. 例如,我们在解方程3x -2 = 2x +1的时候,如果将其变成3x + 2x = 1-2的形式,就存在着变号的错误.
四、注意移项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结合
对一个方程,我们不能拿过来就移项,有些方程可以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后,再移项,这样数据会比较简单一点,运算起来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例 解方程800x + 560 =1 120.
分析:此方程系数相对较大,因此我们不急着移项,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公约数80,然后再移项,这样数据会比较简单一点,因此运算起来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解:两边同除以80,得
10x + 7 =14.
移项,得
10x =7.
两边同除以10,得
x=0.7 .
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教学改革
关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思考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纵横
初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函数(一)教案形成与实验的报告
初中代数又一次质的飞跃
转变数学教育观念 推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尝试
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归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
运用“问题解决”思想改革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
初中数学“纠错”小议
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三角形面积的分析及教学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多媒体技术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真”和“美”活化课堂教学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什么是换元法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纵横(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换位法”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把素质教育融与数学教学之中
勾股定理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说课说什么
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