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4
收藏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汇总
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 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 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 基本思路:未知数又多变少。
(2) 消元法的基本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6.解法:
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出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elimination by substitution),简称代入法。
例:解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 x=5-y ③
把③带入②,得
6(5-y)+13y=89
y=59/7
把y=59/7带入③,得
x=5-59/7
即x=-24/7
∴x=-24/7
y=59/7 为方程组的解
加减消元法:
例:解方程组x+y=9①
x-y=5②
解:①+② 2x=14
即 x=7
把x=7带入①
得7+y=9
解得y=-2
∴x=7
y=-2 为方程组的解
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
1.有一组解 如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x=-24/7 y=59/7 为方程组的解
2.有无数组解 如方程组x+y=6① 2x+2y=12② 因为这两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亦称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此类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3.无解 如方程组x+y=4① 2x+2y=10②, 因为方程②化简后为 x+y=5 这与方程①相矛盾,所以此类方程组无解。
注意:用加减法或者用代入消元法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用哪种方法简单,避免计算麻烦或导致计算错误。
教科书中没有的几种解法
(一)加减-代入混合使用的方法.
例1, 13x+14y=41 (1)
14x+13y=40 (2)
解:(2)-(1)得 x-y=-1 x=y-1 (3)
把(3)代入(1)得 13(y-1)+14y=41
13y-13+14y=41
27y=54
y=2
把y=2代入(3)得 x=1
所以:x=1,
y=2
特点:两方程相加减,单个x或单个y,这样就适用接下来的代入消元.
(二)换元法
例2, (x+5)+(y-4)=8
(x+5)-(y-4)=4
令x+5=m,y-4=n
原方程可写为 m+n=8
m-n=4
解得m=6,
n=2
所以x+5=6,
y-4=2
所以x=1,
y=6
特点:两方程中都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如题中的x+5,y-4之类,换元后可简化方程也是主要原因。
(三)另类换元
例3, x:y=1:4
5x+6y=29
令x=t, y=4t
方程2可写为:5t+6*4t=29
29t=29
t=1 所以x=1,y=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求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一般来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的一个解。
注意 :
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一定都是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的! 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二元一次方程单独组成。
★重点★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的有关应用题(特别是行程、工程问题) ☆ 内容提要☆
一、 基本概念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 分类:
二、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 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及一般形式: 2.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逆定理:若 ,则以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5.常用等式:
五、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 ⑷验根及方法
2.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 )⑷验根及方法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解。
六、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二常用的相等关系
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 ;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
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三注意语言与解析式的互化
如,“多”、“少”、“增加了”、“增加为(到)”、“同时”、“扩大为(到)”、“扩大了”、…… 又如,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为:100a+10b+c,而不是abc。
四注意从语言叙述中写出相等关系。
如,x比y大3,则x-y=3或x=y+3或x-3=y。又如,x与y的差为3,则x-y=3。
五注意单位换算
如,“小时”“分钟”的换算;s、v、t单位的一致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沪教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七八单元综合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经典应用题练习
四年级数学经典应用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四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二)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北师大版)
苏教版201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七)
201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验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应用题经典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3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
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考
苏教版4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位置与方向》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精选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5周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