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收藏
一、为什么“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有的老师认为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比较简单,一年级上册教学序数时(如下图),就要辨别左右,所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比较合适,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晚了些。
从左数,小女孩排第几?妈妈排第几?
教材现在这样的编排有如下考虑。
(1)在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而左右的相对性对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7~9岁,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如果按此规律,学生在8岁时,也就是在二~三年级时,学习左右相对性比较适宜。但考虑到学前教育,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等因素,教材把左右的相对性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当然如果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所以教材中安排了左右的相对性内容。
(2)一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在没有认识左右时,就要回答类似“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谁在第几?”的问题,这时就要先辨别左右再数数。由于我们读书、写字等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所以在教学序数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三位数的读、写法》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初步》数学教案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无理数(1)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公开课《分段收费》评课稿
2018-2019学年三数下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与代数》数学教案
《我就是数学》读书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组合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公开课《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期末反思 期末考试的“冒进”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老师个人教学总结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绝对值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
戴溪小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最大公因数》听课小结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重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