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2019-06-19 收藏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预习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五环节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为整个学习过程做准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最终结果。精彩的教学活动应从预习时开始!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切不可忽视预习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同学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预习就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学习方式。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实效呢?我认为,提高预习实效,重在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要通读或浏览课文,就得默读或速读,遇上生词难字,就要亲自动手去翻翻字词典;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对难解之处就要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对体现段意和全文主旨的关键句、中心句则需标明画出,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或摘录;要纵观全文,就要学着概括段意,编写提纲。这一过程的学习多么繁杂,所以,明确要求很重要。到了小学高年段,预习的要求应在中年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课前把课文读熟,把生字词解决,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另外在文章的主要内容上、布局谋篇上,写作顺序上作一些思考,一般课后的思考题会有这方面的渗透,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中要让学生关注这些思考题,读后想一想,口头做一做,另外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应尝试在书上空白处有针对性地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可以是针对某个词、某句话、某段文字,或全文的感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这在新课标中对高年段的学生有相关要求。

第二、科学设计预习作业。就像一节课的教案设计关系这节课的成败一样,科学的预习作业设计直接关系到预习的实效。因此,每节课我们都应给学生设计并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预习实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检查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给时间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比如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红花台都应该开发为展示预习学习成果的平台。

总之,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预习,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如何能让学生的预习轻负担,高质量;如何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预习,真心喜欢预习,怎样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这里面很有文章可做,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预习卓有成效,使预习达到最优化,让语文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