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用坐标表示平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 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坐 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2.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课
展示问题:教材第56页图.
(1)如图将点A (-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 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 ))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 )).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 如图( 1), 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 ),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 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 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题:
[
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
教材第58页练习;习题6.2中第1、2、4题.
四、作业
教材第59页第3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11章知识点复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测试题: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复习知识点:全等三角形
必备的初三上册数学第24章复习要点:正多边形和圆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在线做)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总结
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中心对称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中位数与众数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节复习知识点:有理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加减法》试题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考数学五大解题思路精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多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整式的除法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盘点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七大重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定义与命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整理:有理数加法法则
2015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整理:整式的乘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口算检测题(在线做)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第24章知识点复习:圆的基本性质
2015必备的初一上册数学第二章复习要点:整式的运算
名师分享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经验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指导
有理数比大小知识点复习: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要注意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