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1.2 探索轴对称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轴对称性质;
2、会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教学重点:
会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实践、操作: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那么它们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l,
(1)在纸上画△ABC;
(2)用针尖沿△ABC各边扎几个小孔
(3)将纸展开,连续AA、BB、CC
2、讨论、探究:
线段AA、BB、CC与折痕l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解:
1、交流、总结:
(1)垂直于线段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边线的垂直平分线。
(3)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动手、操作
(1)打出下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并用测量的方法难对应点的边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说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线段:AD=EF BC=FG
AD=EH CD=GH
角: A= B=F
C= D=H
3、操作、实践:
(1)按下列要求,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l
①过点A作ABl,垂点头为点B;
②延长AB至A,使AB=AB。
如图,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请你作出下图中线段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B。
(说明:作对称线段其实就是作两个对称点就行了)
(3)已知点P和点P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你画出这条对称轴。
4、心得交流
讨论交流上述各图形作法要领、注意点,并口述画法基本步骤。
三、课堂练习:
1、画出下列图形对称轴,找出对称点。
2、下图是两个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本节课的收获。
(1)我能找到轴对称中的对称点;
(2)会画出对称点、对称线段;
(3)能找到对称轴
五、作业 :P12 1-3
苏科版八年级下列不等式解应用题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约分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ppt
9.1反比例函数(2)课件PPT(苏科版八年级下)
8.1分式课件PPT(苏科版八年级下)
苏科版八年级下11.3证明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课件PPT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约分课件2
苏科版反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二)课件
苏科版反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综合)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第2课)课件
苏科版八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应用课件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下)
第8章分式小结与思考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10.2黄金分割课件
苏科版八下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8.1分式赛课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11.4互逆命题(第二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下7.2不等式的解集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三角形相似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下第八章分式期中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下8.5分式方程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加减课件
9.1反比例函数(1)课件PPT(苏科版八年级下)
11.3证明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下)
苏科版八年级下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课件
10.6图形的位似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下)
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古典概型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11.3证明(1)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