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2010年高考安徽卷数学文科试卷分析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安徽省安庆市皖河中学 宋哲
针对刚刚结束的2010年高考,就安徽卷文科试题内容,并比较《考试说明》的解释,作如下分析:
1. 传承高考试卷的稳定性,避免个别艰深晦涩的考点,例如未涉及线性相关,空间角等较难知识点。
2. 坚持走“以重点为重点”,“以基础为基础”的路线,后面的六道大题仍然建立在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椭圆方程,直线方程,常规统计工具的运用,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体积、表面积,函数单调区间和极值,数列定义、求和的常规知识点上,给考生“亲切感”,缓释紧张情绪,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
3. 三大题型仍现波折递阶提升难度,考查考生的做题意志力,“多关设卡”检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并进一步拉开区分度,而且还照顾基础薄弱考生,因此这个试卷体现较高的信度。
4. 考点安排主次得当,坚持以小型综合题体现试题的效度,基本涵盖《考试说明》中规定的75%的考点。
笔者对比近三年安徽高考数学卷内容,尤以2009年第一次新课程改革下安徽独立命题的09卷为比照,感觉有以下改革趋势:
1.进一步降低概率考点难度,而以生活运用密切相关的统计知识(第18题)为替代,并且在填空题第14题附加上抽样、估计的运用,强调数学的学习关注“知识的运用”。
2.降低向量内容的拥挤,倡导学习向量知识的常规方法,例如仅仅在第3题中考查向量的模、垂直、平行、数量积的“份内”基本概念和基础计算,在第16题(计算题第一题)中也只是作简单工具性运用。
3.进一步明确降低解析几何知识点考查的强度,利用简单的直线方程、椭圆方程的考查,体现通性通法的价值观,引导常规教学“抓基础摒尖端”。
4.压轴题压得有深度和宽度,而且浅入深出,也体现了试卷的高度,有利选拨人才。
关于这份试卷,个人不成熟看法:
1.线性规划试题显得单薄,一改安徽近六年来精彩纷呈的线性规划考查形式。
2.填空题的5道小题的跨越性不大,所指包括5道题间方向分布和小题内综合性,均不够力度。尤其第15题,即最后一道填空题没有把好关――不等式内容单薄,没有给选择、填空的小题压个轴。考生普片反应“前面太简单”。
3.最后的把关题第21题,可以适当增设更简单问题置于第一问前,进一步拉升试题的效度,缓和数列题的压力,有助于分离出数列知识掌握一般的考生。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图形的全等小结与思考(1)教学案
2014年中考各科同步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的步骤与方法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期中复习教学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A层教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提高中考数学成绩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答题常用定理必背技巧:半角公式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提高数学成绩的10种解题技巧
数据在我们周围小结与思考教学案
镶嵌教案
图形的全等教学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题方法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具体分类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复习教学案
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学案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数据在我们周围教学案
可能性(2)教学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学会分秒检查答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填空题四大解题方法
统计图的选用(1)教学案
初一数学第十三章感受概率教学案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采纳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学案
单项式乘多项式学案
坐标方向的简单应用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教学案
2014年中考数学解题技巧:十大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