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收藏
教学内容:练习七的第3—7题。
教学目的:通过混合练习,加深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提高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上节课我们又把它们进行了比较,你们会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较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吗?
二、课堂练习
1.分析、研究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三个量中.其中一个量与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教师板书出来:长×宽=面积
= 长 =宽
提问:
“当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成什么比例关系?”
教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判断三种相关联的量在什么条件下组成哪种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先写出它们中的一种量与另外两种量的关系,再进行分析,比如,当我们写出
= 宽,我们就可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进行推断,当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成正比例关系。以后你们遇到类似的题也可以仿照这样的办法进行分析推理。
2.第4题,让学生仿照第3题的方法做。订正后,教师板书如下:
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运货的总吨数(一定) 每次运货吨数 与运货次数 =运货次数(一定) 成反比例关 系。
运货的总吨 =每次运货吨数(一定) 数与运货次 数成正比例 关系
3.第5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4.第6题,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指名回答,第(1)小题成反比例,第(2)、(4)、(6)小题成正比例,第(3)、(5)小题不成比例。
5.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后,选一题说说是怎样解的。
6.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8‘题。
对于乘车里程和票价不成比例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可以这祥给学生解释:因为平均每千米里程的票不相等。所以不成比例.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考点解析:圆的基础性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秋期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2015~2016年)
2015-2016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2015-2016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5小学四年级数学百分数课后习题
中考考数学考点备考资料:几何图形变换的切入点
15学年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015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考点:提高解题效率的四种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2015-2016)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买衣服》随堂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2015-2016)
精编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苏教版)
201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中考数学备考知识考点:距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辅导:一元一次方程
2015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习题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多位数的认识作业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广角模拟同步练习:2015
2016中考数学备考资料:算术平方根
2016中考数学备考考点:等腰三角形性质
五年级数学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015~2016年秋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