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3
收藏
教学内容:(活动课)
教学目标 :
1、认识,知道各部分名称、各个角的度数和各条边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拓宽学生的解题渠道,诱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
提问:“得到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2、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说说这个三角形的特征。
(两条边相等,一个角是直角)
提问:“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叫它什么三角形?”
揭示课题,板书: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斜 边
45°
直角边
认识各部分名称和各个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一个让学生试说。
边说边课件演示。
45°
90°
接着让学生指着折成的同桌
直 角 边
互相说各部分名称和每个角的度数。
2、把刚才折成的再对折,看看又得到什么图形?
3、展开后把4个三角形都剪下来,重叠在一起,发现了什么?
4、取出其中一个指出已有的底和高。
提问:“斜边上的高你能不能画出来?”
出示探究要求:
①动手画出斜边上的高,同桌互相检验。
②量出斜边和斜边上高的长度,填在表格里。
③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小组讨论,说说有什么发现?
④交流发现。
5、电脑演示并出示结论。
学生齐读: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6、拼图游戏
(1)拿出2个完全一样的拼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
(2)拿出4个完全一样的拼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拼图,到实物投影上展示。
(3)电脑演示拼成的没学过的平面图形。
三、合作交流,探求一题多解。
1、出示题目:已知的直
角边长是2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一生板演,说说理由。)
2、出示题目:已知的斜边
长是2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可以借助剪下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交流,说说想法。
教师板书各种解法。
四、应用创新,总结升华。
1、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连接 每边的中点,又得到一个正方形,求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互相探讨,交流解法。)
2、再连接空白部分正方形每边的中点, 所得的小正方形面积与空白正方形面 积有什么联系?与原正方形面积有什 么联系?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各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说说想法。)
3、依次连接正方形每边的中点,每次得 到的新正方形面积与原正方形面积有什 么联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各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
五、回忆所学,谈谈收获。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课堂快乐教学实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后反思
要想小学数学好,习惯很重要!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
如何处理好课前精心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
认识钟表 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大全目录
新课程怎样推进教学的有效性
比一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数学二上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感想一则
如何进行有效试卷讲评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公式类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小学数学二上优秀教案《镜面对称》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的加减法》教后反思
名师课堂管理的经典细节欣赏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数学试卷讲评课之我见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辅导孩子写家庭作业的四大技巧之一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
镜面对称教学案例实录教学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会利用教材资源——《有几瓶牛奶》片段赏析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