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 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 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集合运算与其他知识交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高中数学有关平面向量的公式的知识点总结
逻辑学悖论--徽章和涂写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逻辑学悖论--鳄鱼和小孩
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线面成角、面面成角
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有理数的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的相关概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实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抛物线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棱锥的性质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相交线
学习集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函数的导数运算法则
因式分解知识点列举
导数的综合应用、极限、复数
圆的方程;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分解因式的概念及方法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排列
空间两条直线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旋转体·内容简析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