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以下内容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小编还将陆续整理小学各年级教案资料,供广大小学老师参考使用。请大家关注数学网小学频道,预祝大家工作愉快。
6、7的认识及加减法。
1.16、7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6和7。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先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人物(6名学生,7个 人,加上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6和7,让学生认数6和7,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 数量的小棒。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43页,与1~5的认识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借助点子图来比较数的大小,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义务教材中都是呈现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这里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了一起,将新学 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5再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
(4)第几。与1~5的认识不同的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将数 的基数与序数含义同时进行教学。
(5)写数。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44页,我们设计了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 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抛弃形式 的东西,领会其相同的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 的时候就让学生由4和1组成5、3和2组成5,联想出1和4组成5、2和3组成5。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2014年最新初三年级巩固数学知识圆的几何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三角形
重点数学初三知识点分式方程知识的应用
2014年最新强化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消元法的重要
2014年最新九年级重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和方程
2014年最新重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定理
2014年最新重点数学初三知识点特殊的根式
最新巩固初三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精选初三数学知识点梳理
2014年最新初三重点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2014年最新重点数学初三知识根式
初三数学圆的知识点整理
最新重点数学九年级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初三年级巩固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几何公理
最新九年级重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性质
最新重点初三数学知识点分式
2014最新初三重点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重要
最新初三重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和方程
2014年最新重点数学九年级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九年级重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
初三数学知识点:相反意义的量
2014最新强化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
2014年初三数学二章代数式知识整理
2014年最新巩固初三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常用
初三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考点分析
2014年最新强化初三数学知识公式法解方程
强化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解法
2014最新重点数学九年级知识点矩形的定义及性质
初三重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014年最新强化九年级数学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